- 主题:可控核聚变——输出(或者说索取)太多很难实现可控
太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看起来对外输出得很多,实则占比应该是很小的,因为太阳之外都是真空,所产生的能量除极少的量可以以带电粒子流(如太阳风)的形式对外输出之外,剩下的绝大多数的对外输出都只能以电磁辐射的方式进行,输出的效率远低于地表上的传导和对流,故输出效率不高。
这样,聚变产生的能量绝大多数都是在维持反应的持续进行,也就是说,一个较小的能量输出是保证核聚变反应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参与反应的核材料的丰度不能太高,要不就成核爆了
还有,猜测太阳核聚变最初的点火应该源自重核的裂变,即裂变实现聚变的点火,之后由于上述原因(缺一不可),聚变得以自持。这样的核反应也同样存在除了于恒星之外的其它一些较大天体的内部,如那些较大的行星和卫星,只是不像恒星那样剧烈
--
FROM 223.79.30.*
做个类比:
就是一堆篝火,环境温度太低,维持燃烧都不容易,更别说对温度和压力都极端敏感的核聚变了。假如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一百,要想实现反应的自持,或许只能以辐射的形式取其中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才行
技术上可以尝试:裂变实现点火,以极少比例的能量输出换取聚变反应的自持
--
修改:md2006 FROM 223.79.30.*
FROM 223.79.30.*
现行的磁约束,等离子体的密度很低,与太阳内部根本没法比,发生反应的概率始终不高,维持反应都难,更别说对外输出了。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根本性突破,商用不乐观
与轻核的聚变不同,重核的裂变能就怕不能及时输出,丰度很低的核材料都需要浸在水里
--
FROM 223.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