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也说电磁波遇到导体产生电流的问题
频率较低的电磁波(无线电波)打到导体上可以产生电流,这是无线通讯的基础。麦克斯韦认为: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依据电子电流的说法,当电磁波击打到导体上时,其中的电场就会驱动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做定向运动生成电流。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
1,同样都是交替变化的电场,为啥只有低频电磁波的电场才会产生电流,而高频的就不行了呢?如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等
2,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证电场驱动的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确定?沿各个方向,杂乱无章的驱动是不会让自由电子做定向运动生成电流的,如当电场的方向垂直于导体时,自由电子不应该被驱向导体内部吗?
--
FROM 112.9.186.*
产生不了电流好理解的, 就跟我抓住你的头摇晃, 低频的可以,高频就摇不动了,频率越高幅度越低。
感觉光电效应才不好理解,怎么就从波表现成粒子了
--
FROM 113.89.11.67
不同波长,能量不同,耦合也不一样啊
高频的,波长和晶格尺度匹配,变成摇一个,立刻就摇出去了
【 在 zdg102 的大作中提到: 】
产生不了电流好理解的, 就跟我抓住你的头摇晃, 低频的可以,高频就摇不动了,频率越高幅度越低。
感觉光电效应才不好理解,怎么就从波表现成粒子了
--
FROM 60.175.65.*
吸收峰,反常色散,都是这个现象。
【 在 zela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波长,能量不同,耦合也不一样啊
: 高频的,波长和晶格尺度匹配,变成摇一个,立刻就摇出去了
: 产生不了电流好理解的, 就跟我抓住你的头摇晃, 低频的可以,高频就摇不动了,频率越高幅度越低。
: ...................
--
FROM 210.72.148.*
我的理解是,光子本来就是一个一个微粒。只不过大量光子聚在一起,产生了波动的效果,可以用波动方程进行描述大量光子的行为。
就和大量水分子聚集成河流后,就可以用伯努利方程研究一样。
【 在 zelat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波长,能量不同,耦合也不一样啊
: 高频的,波长和晶格尺度匹配,变成摇一个,立刻就摇出去了
: 产生不了电流好理解的, 就跟我抓住你的头摇晃, 低频的可以,高频就摇不动了,频率越高幅度越低。
: ...................
--
FROM 223.73.200.*
高频电磁波如可见光,光子的粒子效应远大于波动性,遇到导体的自由电子,能量将会完全被吸收和反射,不是大量电子的宏观移动
【 在 md2006 的大作中提到: 】
: 频率较低的电磁波(无线电波)打到导体上可以产生电流,这是无线通讯的基础。麦克斯韦认为:交替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 依据电子电流的说法,当电磁波击打到导体上时,其中的电场就会驱动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做定向运动生成电流。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
: 1,同样都是交替变化的电场,为啥只有低频电磁波的电场才会产生电流,而高频的就不行了呢?如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等
: ...................
--
FROM 219.14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