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动交互的结果,这个高度概括,幼儿园可看不懂。
如果你九年了,又熬几年有机会喊人博导,可以试着问问。但别抱太大希望。人类教育基本培养不出来独立思考的存在。背东西不错,综合思维就差些。
爱因斯坦算高手了,依然以其有限的生活经验来解读世界,估计你也没看过1905年的相对论原文。那个时候可不是只有机械表,你看他描述时间用的什么表,那是论文,不是科普小作文,计时器概念他都没综合概括出来。随便提一下,论文是他第一个老婆大力协助下完成的。
霍金倒是科普高手,仍然曾经荒谬地邀请未来的自己参加生日宴会。真明白了我开头第一句话,那个认识论的总纲(估计你即使上过大学你马哲课也是死记硬背),就不会认为他做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时间不会倒流,时间就是用物质运动标记物质运动位置的,因为物质运动是不停止的,物质运动交互产生了现有的万物和事件。时间要倒转,所有物质要做回卷运动,物理学家大部分是不懂这个常识的,但就是因为没人教他们这么背。
生物体也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四大运动形态中,语言符号的产生及其应用就属于生物运动层面,但同时必须向下兼容物理化学运动。这里不大篇幅展开解释人类感知的演化和语言符号产生的过程了。其本质就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交互的结果。人类不是唯一会与外界交互的,人类也不是唯一会使用语言符号体系的,只是高级复杂一些。
感知体系,再顺便提一下,这是所有人类语言数量概念的起点。视听嗅味触,这些感官本质依然是物质与物质的交互,看不懂自己查。比如,通过感光器官来对其它事物的物理边界加以区分。然后使用符号体系,包括语言符号体系与之对应,这个没有老师会教你。伸手指头,点头,喊,写/画。在大尺度地球时间范围内,这种应激反应是生物体之间进行交互的工具,演化出来的,最原始的生命体都会与外界进行交互,交互方式越来越复杂。这个幼儿园的差不多能看懂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willExp 的大作中提到: 】
问你个幼儿园问题,语言本质是什么? 是怎么产生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01.2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