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狭义相对论引入光锥这玩意,这个世界如果长成: 宏观尺度光锥之外的东西对这个光锥的主人就不坍缩不具体化 不也蛮合理的, 每个物体只在这个大的四维时空里有一小块光锥内的时空是需要给这个物体实例化的。
我感觉爱因斯坦总的来说还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centralize的世界, 有一个超大的时空在这里, 里面的人和物是寄生在这同一个时空的。 类似服务器端有一个世界, 人和物分别接入的小客户端模式。
可是可以换个宇宙观: 也许不同的人和物共享的(在服务器端的)只有规则和, 然后每个人和物在自己的客户端有自己的时空,共享的只是可以保证这些人和物的世界可以遇到就同步的规则(比如双生子佯谬, 飞离时实际上就不同步了, 但掉头时的加速度又把这个异步拉回来了)。 这种遇不上就不需要实例化的宇宙观放到微观: 没有zoom in到可观测就不实例化就感觉有点类似了。
【 在 darklx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不是概率那么简单,爱因斯坦还做过布朗运动的理论,现实世界是存在概率不确定性这个应该没什么不好接受。而实际上波函数本身就是概率的,爱也很赞成,感觉主要是针对哥本哈根的测量与客观的关系不满意,哥本哈根把测量和客观规律紧密联系了,而爱认为对这个过程的解释不完美,客观存在应与测量的动作无关或者不是这么简单的关系,而是有背后的一套理论可以导出最终测量的结果,这个过程被哥本哈根略过了,互补原理、不确定原理,都直接把测量本身作为物理学定律的一环了,没有揭示量子的本质。
:
--
FROM 107.7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