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罗辑威慑还有一点不成立的是
要表达一个信号是有意识的文明信号,不是表达一串01信号就行的,要重复这些信号多次,接收方才能意识到这是文明刻意发送的而不是自然界噪音。
由于油膜云处于的位置,大概绕太阳公转需要10年左右,也就是一个0101001发送出去后,需要过大概10年之后才开始重复有望被识别。但这个时候,三体飞船早就到来,即便远方有超长反射弧的接受者,三体也可以很轻易破坏信号导致不能重复,根本识别不了。
--
FROM 133.106.57.*
这个原著有说明
【 在 Old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表达一个信号是有意识的文明信号,不是表达一串01信号就行的,要重复这些信号多次,接收方才能意识到这是文明刻意发送的而不是自然界噪音。
: 由于油膜云处于的位置,大概绕太阳公转需要10年左右,也就是一个0101001发送出去后,需要过大概10年之后才开始重复有望被识别。但这个时候,三体飞船早就到来,即便远方有超长反射弧的接受者,三体也可以很轻易破坏信号导致不能重复,根本识别不了。
--
FROM 39.144.100.*
罗辑抬起左手,露出了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大小的东西说:“这是一个生命体征监测仪,它通过一个发射器与一套摇篮系统联结。你们一定记得两个世纪前面壁者雷迪亚兹的事,那就一定知道摇篮系统是什么。这个监测仪所发出的信号通过摇篮系统的链路,到达雪地工程部署在太阳轨道上的三千六百一十四枚核弹,信号每秒钟发射一次,维持着这些核弹的非触发状态。如果我死去,摇篮系统的维持信号将消失,所有的核弹将被引爆,包裹核弹的油膜物质将在爆炸中形成围绕太阳的三千六百一十四团星际尘埃,从远方观察,在这些尘埃云团的遮挡下,太阳将在可见光和其他高频波段发生闪烁。太阳轨道上所有核弹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这将使得太阳闪烁形成的信号发送出三张简单的图形,就像我两个世纪前发出的那三张图一样,每张上面有三十个点的排列,并标注其中一个点,它们可以组合成一张三维坐标图。但与那次不同的是,这次发送的,是三体世界与周围三十颗恒星的相对位置。太阳将变成银河系中的一座灯塔,把这咒语发送出去,当然,太阳系和地球的位置也会同时暴露。从银河系中的一点看,图形发射完成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应该有很多技术发展到这样程度的文明,可以从多个方向同时观测太阳,那样的话,只需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他们就能得到全部信息。”
原著的说明是这样的,但这仍然是不成立的。(我修正一下,原作是设定为离太阳2个天文单位位置,所以需要用一年多发射)
因为,信号对单点来说发射需要以一年多为周期才会重复表达,最起码需要2个周期才能被确认为固定信号。且不说是否会有文明把这么长周期认为有检测意义,这个过程早就足够让水滴飞过去破坏某个油膜云扰乱其编码了。
至于多点观测,由于很远的地方观测点之间距离会很远,那些点根本无法确认自己观察到的是全部信号。例如他们接受到的是10101,他们并不知道两位之间是否还有更多细节表示。可能实际信号是1100110011(他们只接受到了奇数位信号)。
【 在 wud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原著有说明
:
--
FROM 133.106.57.*
不要用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去解释
首先,原著已经说了某些文明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观测,从多个点同时观测。
而且这些点之间还能实时通讯。实时通讯连三体都能做到,更不要提宇宙中更高等的文明。
所以,也许几个小时都是保守的说法。对于某些文明,也许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观测,或更快。也许宇宙中已经布满了某个文明发射的智子。
【 在 Old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罗辑抬起左手,露出了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大小的东西说:“这是一个生命体征监测仪,它通过一个发射器与一套摇篮系统联结。你们一定记得两个世纪前面壁者雷迪亚兹的事,那就一定知道摇篮系统是什么。这个监测仪所发出的信号通过摇篮系统的链路,到达雪地工程部署在太阳轨道上的三千六百一十四枚核弹,信号每秒钟发射一次,维持着这些核弹的非触发状态。如果我死去,摇篮系统的维持信号将消失,所有的核弹将被引爆,包裹核弹的油膜物质将在爆炸中形成围绕太阳的三千六百一十四团星际尘埃,从远方观察,在这些尘埃云团的遮挡下,太阳将在可见光和其他高频波段发生闪烁。太阳轨道上所有核弹的位置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这将使得太阳闪烁形成的信号发送出三张简单的图形,就像我两个世纪前发出的那三张图一样,每张上面有三十个点的排列,并标注其中一个点,它们可以组合成一张三维坐标图。但与那次不同的是,这次发送的,是三体世界与周围三十颗恒星的相对位置。太阳将变成银河系中的一座灯塔,把这咒语发送出去,当然,太阳系和地球的位置也会同时暴露。从银河系中的一点看,图形发射完成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但应该有很多技术发展到这样程度的文明,可以从多个方向同时观测太阳,那样的话,只需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他们就能得到全部信息。”
: 原著的说明是这样的,但这仍然是不成立的。(我修正一下,原作是设定为离太阳2个天文单位位置,所以需要用一年多发射)
: 因为,信号对单点来说发射需要以一年多为周期才会重复表达,最起码需要2个周期才能被确认为固定信号。且不说是否会有文明把这么长周期认为有检测意义,这个过程早就足够让水滴飞过去破坏某个油膜云扰乱其编码了。
: ...................
--
FROM 39.144.100.*
远处的观测点密度不会很大。或者说观测点自己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观测到的是全部现象(以这种信号发射方式)。简单的说日食在地球上也不是哪里都能看到,更何况远处的观测点?没看到遮挡不代表没有遮挡,这种发射方式不是一种可信的表达方式。
至于讨论得基于故事情节,宇宙遍布智子那三体来了也会被踩死。何必再来?故事设定就是地球还没被别的猎手发现。
【 在 wud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用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去解释
: 首先,原著已经说了某些文明可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观测,从多个点同时观测。
: 而且这些点之间还能实时通讯。实时通讯连三体都能做到,更不要提宇宙中更高等的文明。
: ...................
--
FROM 133.106.57.*
你还是仔细看看书吧
另外,还是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要用人类目前科技水平去判断是否可行
这是科幻
观测点之间是互相通讯的,
多个观测点每个负责其中一部分,然后将数据合成在一起
当然,这是原始的方式,是太空狼烟
但是这的确是可行的方式
【 在 Old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远处的观测点密度不会很大。或者说观测点自己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观测到的是全部现象(以这种信号发射方式)。简单的说日食在地球上也不是哪里都能看到,更何况远处的观测点?没看到遮挡不代表没有遮挡,这种发射方式不是一种可信的表达方式。
: 至于讨论得基于故事情节,宇宙遍布智子那三体来了也会被踩死。何必再来?故事设定就是地球还没被别的猎手发现。
--
FROM 39.144.100.*
油膜那一段根本就不现实 不可行
包括油膜设定的基本前提,即太阳的放大器功能,这个也不太可能
说到底这是小说,是艺术,艺术的基本要素就是要营造反差,小鬼当家,一个弱小的孩子战胜了好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盗贼。你要是写个张飞当家,李逵打盗贼,那就没人看了,因为没意思,没悬念,没反差
逻辑如此,云天明也如此,包括诚心也如此,不过是反向的,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影响了全世界的命运,这么写才有意思,才好看,孤胆英雄。你写几亿人群殴,每一个人都和蚂蚁一样发挥了微不足道的作用,那这小说还怎么看呢
要让个体有机会影响全局,就得发明一些特殊的渠道,以实现四两拨千斤。真实世界的叶文杰是不可能影响人类命运的,要让她能够做到,就必须发明一个太阳放大器的概念,这就叫四两拨千斤。就像金庸小说一样,遇到解释不了但又必须解释的地方,就只能编一个奇遇故事比如在山洞里捡到一本秘籍,或者被什么金蛤蟆咬了一口,突然就学会武功了,蜘蛛侠也是这个套路哈哈。
你说的油膜设定,就是刘慈欣的金蛤蟆,毒蜘蛛
有了这种奇遇 才能让故事走下去
【 在 Old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表达一个信号是有意识的文明信号,不是表达一串01信号就行的,要重复这些信号多次,接收方才能意识到这是文明刻意发送的而不是自然界噪音。
: 由于油膜云处于的位置,大概绕太阳公转需要10年左右,也就是一个0101001发送出去后,需要过大概10年之后才开始重复有望被识别。但这个时候,三体飞船早就到来,即便远方有超长反射弧的接受者,三体也可以很轻易破坏信号导致不能重复,根本识别不了。
--
FROM 219.140.18.*
观测点通信是没有用,因为观测点自己不知道是否覆盖了所有的遮挡阴影,接受到的信号的完整性是无法保障的。书里面的设定是观察太阳发现被遮挡才能接受到信号,看不到遮挡当然无法识别信号。
你由于遮挡投射了1000条阴影带,假设被同一组观测点接受到。但是那些观测点并不知道这1000条阴影带之外是否还存在自己没有覆盖到的另外3000或者4000条阴影带。所以对他们来说,你这信号是没有意义的。这和科技水平无关。
【 在 wud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是仔细看看书吧
: 另外,还是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要用人类目前科技水平去判断是否可行
: 这是科幻
: ...................
--
FROM 133.106.57.*
我不反对奇遇,不反对超科学极限的设定
你可以宏原子,可以超光速,可以低于绝对零度,没问题
但是你不要反数学反逻辑
可以有10000个观测点,其中1000个观测到了油膜云的遮挡效应,但这系列观测点不可能判断出“只有”1000个油膜云。
这是基本逻辑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油膜那一段根本就不现实 不可行
: 包括油膜设定的基本前提,即太阳的放大器功能,这个也不太可能
: 说到底这是小说,是艺术,艺术的基本要素就是要营造反差,小鬼当家,一个弱小的孩子战胜了好几个五大三粗的壮汉盗贼。你要是写个张飞当家,李逵打盗贼,那就没人看了,因为没意思,没悬念,没反差
: ...................
--
FROM 133.106.57.*
1、亿万个接收者中只要有一个认为该信息有诚意就够了。
2、打击只是举手之劳,即使信号不重复,也不影响某个接收者对该方向来一发,就好比你对空旷的森林开一枪不费事,子弹有的是。
3、不排除观测者就在附近,摧毁三体世界的光粒就是在广播发出后就立即发射的。
【 在 Old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表达一个信号是有意识的文明信号,不是表达一串01信号就行的,要重复这些信号多次,接收方才能意识到这是文明刻意发送的而不是自然界噪音。
: 由于油膜云处于的位置,大概绕太阳公转需要10年左右,也就是一个0101001发送出去后,需要过大概10年之后才开始重复有望被识别。但这个时候,三体飞船早就到来,即便远方有超长反射弧的接受者,三体也可以很轻易破坏信号导致不能重复,根本识别不了。
--
FROM 183.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