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杨振宁表示看不下去三体
杨在中国对撞机上的观点也是鼠目寸光
【 在 iccv200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本人也是一位科幻小说爱好者。作为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三体》,杨老本人也是去买了原著看。
: 但是,他在《人物》采访中却表示,自己实在看不下去。原因其实有两个:
: 1. 自己年龄大了,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想象宏大复杂的结构
: ...................
--
FROM 112.10.223.*
那你是鼠目寸光,建超级对撞机是吸引全球对撞机人才到中国,以超级对撞机为平台去建立研究生态,让这些顶尖人才离不开你的平台,产生的研究成果也依赖你的平台,只要保证对撞机持续升级领先世界就会产生很多中间科技成果,也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供应链和核心技术,在合作的过程当中也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人才队伍
【 在 Rayth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少行内的看来,这是老杨此生对中国人民最大的实质贡献,
: 这1000个亿干点啥都比对撞机强
:
--
FROM 36.6.47.*
你错了,不在于有没有希望,而是将全球最顶尖的人才聚集在自己的超级对撞机平台上,让这些生态人才依赖此平台,确保其他国家人才没有其他平台途径超越中国,这就跟有很多大公司选择软件开源的原因一样,大量人才都聚集在这个软件硬件平台上帮你改进优化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谱的物理学家都不抱希望
: 毕竟从标准模型以来就没啥希望了
--
FROM 36.6.47.*
你就是一个蠢到家的猪
预算几十亿美元,你这种鼠目寸光的人根本不知道现在全球gdp到到什么程度了,居然还觉得几十亿美元是天文数字,几十亿美元在当今都排不上超级工程的前10名,一艘福特级航母+舰载机都不止这个价格,你这种蠢货说这话,跟当年美国搞登月在鬼扯民生问题一样的公知思维
美国维持这么久的技术霸权在于能在全球各个领域吸纳顶尖人才,保证自己领先优势,而不是在于要求这些领域一定要出成果,而是保证万一出成果,美国能率先进行应用,甚至出一些副产品都可以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甚至美国公司对于那些不愿意到美国工作的优秀人才,也在当地通过高薪把这些人才招聘当猪养,让这些人才不能服务于竞争对手,你这种蠢猪根本就不知道各种玩法,就知道算蝇头小利的蠢账
【 在 Rayth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就是一个蠢货
: 建设超级对撞机被认为是一个愚蠢的主意,原因如下:
: 1. 极高的成本:建造超级对撞机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预算往往超过数十亿美元。这些资金可以被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比如医疗和环境保护等。
: ...................
--
修改:simazl FROM 183.160.61.*
FROM 183.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