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听到了吗?”“被听到是肯定的,但并不能由此判断这孩子的位置。到目前为止,人类没有向宇宙中发送过地球和太阳系位置的确切信息,从已经发送的信息中能够知道的,只是太阳系与三体世界的相对距离,以及这两个世界在银河系中的大致方向,但这两个世界的确切位置还是秘密。要知道,我们处于银河系边缘的蛮荒地带,相对安全一些。”“那你的咒语是怎么回事呢?”“我通过太阳发送到宇宙间的那三张图,每张上面有三十个点,代表着三十颗恒星在三维坐标系相应平面的位置投影。把这三张图按照三维立体坐标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立方体空间,那三十个点分布在这个空间中,标示出187J3X1与它周围三十颗恒星的相对位置,同时用一个标识符注明了187J3X1。
“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一个黑暗森林中的猎手,在凝神屏息的潜行中,突然看到前面一棵树被削下一块树皮,露出醒目的白木,在上面用所有猎手都能认出的字标示出森林中的一个位置。这猎手对这个位置会怎么想,肯定不会认为那里有别人为他准备的给养。在所有的其他可能性中,非常大的一种可能就是告诉大家那里有活着的、需要消灭的猎物。标示者的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黑暗森林的神经已经在生存死局中绷紧到极限,而最容易触动的就是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猎手(在银河系上千亿颗恒星中存在的文明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在剩下的十万个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证实其没有生物后也不予理会;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万个猎手中,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向那个位置开一枪试试,因为对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文明来说,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也比探测安全,如果那个位置真的什么都没有,自己也没什么损失。现在,这个猎手出现了。”“你的咒语再也发不出去了,是吗?”“是,大史,再也发不出去了。咒语必须向整个银河系广播,而太阳被封死了。”“人类只晚了一步?”史强扔掉烟头,那粒火星在黑暗中划了一个弧形落下,暂时照亮了一小圈沙地。
而当初找坐标的时候是:
罗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那么,以我们的技术水平。如何向宇宙问标示某颗恒星的位置呢?”“用可定位的甚高频电磁波,这种频率应该达到或超过可见光频率,以恒星级功率发出信息。简单地说,就是让这颗恒星闪烁,使其本身变成一座宇宙灯塔。”“这远超出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啊。”“哦,对不起,我没注意到您这个前提。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向遥远宁宙显示一颗恒星的位置相当用难,办法倒是有一个,但解读这种位置信息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远高于人类,甚至...我想,也高于三体文明。””请说说这个办法。”“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是一个重要信息,如果在银河系中指定一片体空间区域,其中包含的恒星数量足够多,大概有几十颗就够了吧,那么这些恒星在这片三维空间的相对排列在宇宙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像指纹一样。”“我有些明白了:如果把要指明的恒星与周围恒星的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接收者把它与星图进行对照,就确定了这颗恒星的位置。”“是的,但事情没这么简单,接收者需要拥有整个银河系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中包含了所有的千亿颗恒星,精确地标明它们的相对位置。这样在接收到我们发送的信息后,他们可以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找到与我们发出的位置构图相匹配的那片空间。”“这真的不容易,相当于把一个沙漠中每粒沙子的相对位置都记录下来。”“还有更难的呢,银河系与沙漠不同,它处在运动之中,恒星间的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位置信息接收越晚,这种位置变化产生的误差就越大,这就需要那个数据库具有预测银河系所有千亿颗恒星位置变化的能力,理论上没问题,但实际做起来,天啊...”“我们发送这种位置信息困难吗?”“这倒不困难,因为我们只需掌握有限的恒星位置构图就行了,现在想想,以银河系外旋臂平均的恒星密度,有三十颗恒星的位置构图就足够了,甚至还可以更少,这只是个很小的信息量。”“好,现在我问第三个问题:太阳系外其他带有行星的恒星,你们好像已经发现了几百个?”“到目前为止,五百一十二个。”“距太阳最近的是?”“244J2E1,距太阳16 光年。”“我记得序号是这样定的:前面的数字代表发现的顺序,J、E、X 分别代表类木行星、类地行星和其他类型的行星,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这类行星的数量。”“是的,244J2E1 表示有三颗行星,两个类木行星和一个类地行星。”罗辑想了想,摇摇头:“太近了,再远些的呢,比如...50 光年左右的。”“187J3X1,距太阳49.5 光年。”“这个很好,你能做出这颗恒星的位置构图吗?”“当然可以。”“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什么帮助吗?”“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我在这里就能做,按三十颗恒星的构图吧,今天晚上就可以给您。”“现在是什么时候?不是晚上吗?”“罗辑博士,我想应该是早晨吧。”林格到隔壁的电脑室去了,罗辑又叫来了坎特和张翔,他首先对坎特表明,想请行星防御理事会尽快召开一次面壁计划听证会。
【 在 whoam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吧,你咋知道逻辑没考虑到这一点?
--
修改:OldZerg FROM 114.156.159.*
FROM 114.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