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求助]对天津不熟,请教下三区教育相比海教园和生态园相比如何
你说的也不对
环城四区只能报考市管市重点 但区管是不能跨区的……
但市内六区是不分区管范围的……
【 在 wingofray (哇哈哈)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再稍微了解下,为何之前一直说海教园有中考优势,优势就在于环城四区,就只有海教园是可以考市内六区高中的,其他的区中考没有任何优势
--
FROM 202.113.176.*
环城四区报市重点就俩名额。。。一个区俩,四个区八个名额,市五所重点一个区一共招10个,四个区招40个。。。
【 在 shookw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也不对
: 环城四区只能报考市管市重点 但区管是不能跨区的……
: 但市内六区是不分区管范围的……
: ...................
--
修改:wingofray FROM 218.69.78.*
FROM 218.69.78.*
你说的和我的矛盾在哪呢?
【 在 shookw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也不对
: 环城四区只能报考市管市重点 但区管是不能跨区的……
: 但市内六区是不分区管范围的……
: ...................
--
FROM 218.69.78.*
滨海新区那是2000年后的第一波人口开始上高中了,逐步发力了。
否则环城四区总不至于比宝坻蓟州差的。
光有高中没有人口招个毛。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17楼第一图,我认为数据很正常,因为环城四区本来能考上高中的比例在天津市本来就是倒数的,总结下就是,环城四区好高中少,整体能上高中的比例低,市内六区,好高中多,竞争激烈,滨海新区近几年补了很多教育医疗资源,现在好高中也有几所,整体高中录取率也不低了
:
--
FROM 221.239.111.*
有孩子初三都不去学校了
跟机构签合同20万保证提分多少分那种
学校啥都不讲 课外班的卷子不让做
素质教育和减负可不是随便说说
没有拖堂的老师,也没有什么作业
但是,中考还是要选拔的,还是有50%的孩子分流到职专
供你参考
【 在 CAIdawei (CAIda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很中肯的建议,我会考虑的,主要对天津不熟悉,对学校也不懂,都是网上查阅的信息,所以来这里请大家给出出主意,多谢了
--
FROM 111.165.203.*
这就是灯下黑,环城四区就是市内六区的护城河,目前的意义还是维护市内六区的地位,土地价值,教育医疗资源优势,算是市区的延申,但也都不是重点,天津的重点还是在市内六区,但也没什么发展空间了,还有滨海新区,过去滨海新区也完全不重视,现在至少各方面也都开始支持
宝坻,蓟县这种属于自成一体,因为去市区实在不方便,没人愿意折腾,环城四区,离着近,人就爱折腾,加上市内六区固有的优势
【 在 clyu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滨海新区那是2000年后的第一波人口开始上高中了,逐步发力了。
: 否则环城四区总不至于比宝坻蓟州差的。
: 光有高中没有人口招个毛。
--
FROM 60.28.103.*
中考这种完全是历史原因。
这几年开发区那边第一代移民开始进入高考了,就开始产生效应了。大批量的其实还在后头,要知道15年前开发区那块人其实挺少的。
环城的估计还得十来年才开始,这时候评价海教园生态城就是搞笑。
天津市内六区gdp不行,所以未来学校只会下行,现在也就靠十几年前的惯性。其它大城市都是市区经济超强支持就业没问题,学区是附带的。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灯下黑,环城四区就是市内六区的护城河,目前的意义还是维护市内六区的地位,土地价值,教育医疗资源优势,算是市区的延申,但也都不是重点,天津的重点还是在市内六区,但也没什么发展空间了,还有滨海新区,过去滨海新区也完全不重视,现在至少各方面也都开始支持
: 宝坻,蓟县这种属于自成一体,因为去市区实在不方便,没人愿意折腾,环城四区,离着近,人就爱折腾,加上市内六区固有的优势
:
--
FROM 221.239.111.*
滨海新区人口只是一方面,主要源于新三所的加入,打乱了原有新区中考的格局,面向全区招生,片区内分数线也有保证,导致新三所实力很快就逼近塘沽一中这种原来片区内唯一的选择,也是能吸引大量优质生源的原因,其实新区医疗资源也在补,五中心新建,与北大合作,泰达与天大合作,汉沽新建的总医院分院,北塘新建的中医院分院,欣嘉园的肿瘤医院,只是新建的医院没那么快能做起来,新区地铁原来是被轻视,优先市区地铁,现在B1政府自筹经费的前几年比较积极,而Z4和Z2改PPP了也不愁资金,再有几年也都能通了,新区周边有大量的制造业和写字楼,我是看好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的
【 在 clyu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滨海新区那是2000年后的第一波人口开始上高中了,逐步发力了。
: 否则环城四区总不至于比宝坻蓟州差的。
: 光有高中没有人口招个毛。
--
FROM 60.28.103.*
基于目前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的教育资源质量和中考政策,市内六区对环城四区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导致环城四区的会想方设法往六区挤,虽然老城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但玩玩传统金融,搞搞旅游吃老本就也可以了,环城就看政策了。。。
天津开发区中考也自己玩自己的,原本生活区就很小,新三所建成前,开发区上不了泰达一中基本就废了,超过50%要去读职高中专,新三所成立后,再少也能招走一部分,生态城中考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就是上不了南开生态城,就得小外高中部,就算能兜底,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 在 clyu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考这种完全是历史原因。
: 这几年开发区那边第一代移民开始进入高考了,就开始产生效应了。大批量的其实还在后头,要知道15年前开发区那块人其实挺少的。
: 环城的估计还得十来年才开始,这时候评价海教园生态城就是搞笑。
: ...................
--
FROM 60.28.103.*
教育资源没用,主要看生源。
生源跟不上,只会往下走。
05年前买房的考虑市外六区的几乎没有,毕竟那时候还没有进入汽车社会,主要靠公交和班车。
现在年轻人在市区外买房的比例相当高了。
【 在 wingofr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于目前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的教育资源质量和中考政策,市内六区对环城四区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导致环城四区的会想方设法往六区挤,虽然老城没有什么发展的空间,但玩玩传统金融,搞搞旅游吃老本就也可以了,环城就看政策了。。。
: 天津开发区中考也自己玩自己的,原本生活区就很小,新三所建成前,开发区上不了泰达一中基本就废了,超过50%要去读职高中专,新三所成立后,再少也能招走一部分,生态城中考其实也是同样的问题,就是上不了南开生态城,就得小外高中部,就算能兜底,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
--
FROM 221.23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