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故事会——禅师系列
寒山和拾得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其传说由来已久,在清代时,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圣、合圣。在我国民间称为“和合二仙”,是相亲相爱、情深义重的象征。在民间,他们多以童子面目出现,表示祥和、圆满的意思。
寒山,又叫寒山子、贫子。相传在唐代时,寒山放弃读书,独自一人跑到浙江天台翠屏山隐居起来,当时住在天台山的一所寒岩里,自号为“寒山子”。有一天他离开寒岩到国清寺去,走在山中的半路上,忽然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声,于是他急忙闻声寻去,只见在路旁的乱草丛中,有一个被人遗弃的婴儿,当时寒山便将他抱在怀中。说来也怪,这个婴儿见风就长,寒山一条岭还没有走完,婴儿已经长成了小孩。寒山问他为何被遗弃在路旁?小孩说我在等候一位诗仙。寒山问他的名字,他说自己没有名字。寒山因其拾自路旁,就给他取名为“拾得”。以后,这条小岭也因此叫做“拾得岭”。
寒山和拾得一起来到国清寺,只见古刹幽静,佛像庄严,香客如云,一派鼎盛兴旺之象,就舍不得离去,要求方丈让他们留在寺里烧火做饭。
寒山与拾得在寺中形影不离,情同手足,成了莫逆之交。某一年,有位越州的汪氏,由女儿芙蓉陪同一起来寺进香。不料汪氏进香完毕,突生一病,临命终前她指派芙蓉,请来了寒山和拾得两个人,汪氏对他们说:“眼看我的病已难愈,我把芙蓉托付给你们两位,望你们今后能以手足相待,最好能与你们中的一个结为夫妻……”说罢,她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以后,他们两人对待芙蓉更是情同手足,拾得与芙蓉的年龄相仿,后来就渐生爱慕之情,而有的人见寒山年长无妻,却希望寒山与芙蓉结成夫妻。
一天清早,寒山出外砍柴回来,看见芙蓉的房里灯还亮着,感到有些奇怪,他走近窗边一听,原来芙蓉在房间里伤心地哭涕,拾得正在旁边劝说。寒山正准备进去问个究竟,只听得拾得对芙蓉说:“芙蓉,不要哭了,我们暗暗相好,寒山并不知道,他如果知道了,一定会成全我们的。我和你虽然不能结为夫妻,但你永远是我的好妹妹……”
寒山一听,才知道拾得与芙蓉早就相爱了,他当即打定主意,离寺远走,以成全他们两人的大事。寒山收拾好自己的破衣烂被,走出了小院,忽然一想,自己不明不白的离去,一定会把拾得、芙蓉急坏。想到此,他又转身回到院里,拿起一块小小的石头,在院落的墙壁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又在旁边留了一首五言诗:“相唤采芙蓉,可怜清江里。……此时居舟楫,浩荡情无已。”写完后,寒山就悄悄地离开了国清寺。
拾得和芙蓉在寺院等了好久,一直不见寒山回来,他们便心里纳闷,好生奇怪,后来在院落的墙壁上,看到了寒山留下的诗和画,才知道他已经出家做和尚去了。拾得明白事情原由以后说:“我一定要把他找回来,哪怕是找到天涯海角,如果找到了,我就与他一起出家;如果找不到,我也就不会回来了。”芙蓉听罢,知道寒山和拾得的真情厚义,也只好忍着心中的痛苦,哭着与拾得分别了。
拾得为了寻找寒山,不怕山高路远,不怕饥寒风险,他日夜奔走,找了很多地方,可是一直不见寒山的踪迹。有一天他找到苏州古城,在此一打听,听说在姑苏城外的枫桥,有一座小巧别致的寺院,新来了一个衣着破烂、疯疯癫癫的和尚,其相貌与寒山相象,于是他就忘记了饥渴和疲劳,立即精神抖擞、快步前往。走进枫桥时,拾得想,我不能空手去见寒山呀,就在这时,他看到旁边荷塘里有许多盛开的荷花,就赶忙跑到荷塘旁边,伸手摘了一朵又红又大的荷花,捧在手里走进了寺院。
寒山听说拾得千里迢迢而来,想必腹中饥饿,急忙从房中捧出一只盛着素饼的竹编食盒。二人相见,寒山送盒,拾得献荷。从此传为佳话,后人把捧荷的拾得称为“和”(谐音),把捧盒的寒山称为“合”,两人合称为“和合二仙”。
从此以后,寒山和拾得更加亲密无间,互敬互助,几年以后,拾得外出传道,云游各地。据说他后来东渡到了日本,如今日本还建有“拾得寺”和“寒山寺”。而寒山一直在苏州枫桥镇上施药舍茶,最后在枫桥寺院圆寂。
苏州枫桥这座寺庙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寒山和拾得在此居住而出了名,以后便改称为“寒山寺”。直到现在,寒山寺里还塑着和合二仙相亲相爱的塑像。另外在寺院里面还有一块寒山和拾得画像的碑刻,以表对二位高僧的纪念。
--
FROM 49.84.191.*
慧忠禅师,在历史上又称为“南阳国师”。
这个慧忠国师,小的时候很奇妙,跟谁都不说话,像哑巴一样。到了16岁,家里来了一位禅师,他远远望见就开始礼拜,并乞求双亲让他出家。出了家以后,他在六祖面前依止11年,最终明心见性,成为六祖门下“一花开五叶”的五大宗匠之一。
之后,他来到南阳白崖山,在那里修行四十多年,道誉甚高。唐玄宗在位时,迎请他往京城长安应供。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慧忠禅师离开长安,隐遁山林。随后,唐肃宗又迎请他到长安,封为国师。
有一次,肃宗问他:“您在六祖那里到底得了什么法?”他回答:“陛下看见天空中一片云吗?用钉子钉着它、悬挂着它,就是我从六祖那儿得的法。”肃宗听不懂,又问了几个问题,禅师答了,他仍茫然不解,禅师就不理他了。肃宗面子上有点过不去,说:“朕好歹也是大唐天子,您怎么连看都不看一眼?”禅师反问他:“皇上知道有虚空吗?”“知道啊。”“那么虚空可曾眨眼看过陛下?”肃宗听后若有所悟。
肃宗之后,唐代宗也召请慧忠禅师入宫传法,待以国师之礼。当时禅师极受尊崇,僧俗弟子超过万人。禅师圆寂之后,在南阳造了他的遗塔,后来康熙、雍正两代皇帝都修缮过。但可惜的是,“文 *革”期间,也就是1972年被毁,如今已不复存在了。
--
FROM 218.4.202.*
五台山文殊发塔的典故:
南北朝时,五台山来了一个女的,怀里抱着一个、手里拉着一个——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个小狗。那个寺院的管家先给她布施,她说:我还有这个孩子、那个孩子,还要给这个小狗。管家勉强给完之后,她又说,我肚子里还有孩子……管家没有布施,把她撵走了。
当时那个女人留了一点头发,后来腾到虚空中变成文殊菩萨,两个孩子变成童子,狗变成了狮子,说“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讲了平等布施的功德,最后消于虚空,管家特别后悔。北魏年间,有人发心把头发做成佛塔。明代重新打开佛塔的时候,头发还有,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颜色,特别稀有。
--
修改:hhy475 FROM 218.4.202.*
FROM 218.4.202.*
历经九代帝王,当过七帝国师——华严菩萨化身之清凉国师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各种宗派交相辉映,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密宗都曾在唐代佛教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并涌现出大批高僧、祖师。其中,华严四祖清凉国师澄观大师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澄观大师一生经历九代帝王,当过七帝门师,身长九尺四寸,垂手过膝,口中有四十齿。以唐代度量衡计算,九尺四寸相当于现在的2.88米。至于口中有四十颗牙齿,则是佛祖三十二相之一。
清凉国师,他一辈子讲了五十多遍《华严经》。清凉国师圆寂时,有一个印度的阿罗汉来中国,他从帕米尔高原过来的时候,途中看到两位童子在虚空示现神变飞行,他便以神通将他们定住,并问他们到哪里去。童子答道:“中国有位华严菩萨示现圆寂,我们准备取出他的牙齿到印度的文殊讲堂供养。”言毕,阿罗汉就放了他们。
后来阿罗汉来到长安,当时皇帝的国师——清凉国师已经圆寂,据有关记载,清凉国师有四十颗牙齿,他到棺材里面一看,两颗牙齿不见了,于是后人皆称清凉国师为华严菩萨的化身。
--
FROM 218.4.202.*
《影尘回忆录》中的公案一则:
有位妙高禅师,当初修行时非常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难免打瞌睡。妙高禅师看自己生死未了,天天打瞌睡耽误得不能用功,于是跑到妙高台边跏趺而坐,下面是万丈悬崖,如果打瞌睡一头栽下去就没命了,以此警戒自己不要打瞌睡。
但由于他的工夫没有到家,仍免不了打瞌睡。有一次打瞌睡时真的掉下去了,他自己也知道这次没命了。没想到,刚刚到半山腰,就觉得有人把他双手托着,送上台来。
他很惊喜地问:“是谁救我?”
空中答曰:“护法韦陀!”
妙高禅师想:“还不错!居然我在这里修行,还有韦陀菩萨当护法。”接着又问:“像我这样的修行人,世间上有多少?”
答曰:“过恒河沙数之多!因你有这一念的贡高我慢,我二十世不再护你的法。”
闻罢,妙高禅师痛哭流涕,惭愧万分:“原先我在这里修行,好坏不说,还蒙韦陀菩萨来护法。现因一念贡高我慢,此后二十世他不再来护法了。”左思右想:“哎!反正是那么回事了,不管他护不护法,我还是坐在这里修我的。不成的话,一头栽下去摔死算了。”
就这样,他依然坐在妙高台上修行。
不久他又打瞌睡,一头栽下去,这次他认为决定没命了。可是当他快要落地时,又有人双手把他接着送上来。
妙高禅师又问:“是谁?”
空中答曰:“护法韦陀!”
“你不是说二十世不护我的法吗?怎么又来了?”
“因你一念惭愧心,已超过二十世了!”
因此,我们作为凡夫人,一点过失都不犯恐怕有点困难,但至少要懂得知惭有愧。如果不知惭愧,做什么事情都无法成功。但若具足这种功德,护法神也会暗中护持你的。
--
FROM 218.4.202.*
唐朝时期的“法云公”禅师:
法云公俗姓张,出生于阌乡。在他出生这天,也刚好是端午节。
最初,他的父母很不喜欢这个孩子,等他稍微长大一点,父母又发现,这个孩子好像有点“傻”,连话都说不清楚,要么就是说一些谁也不懂的事情,干活也干不利索。由此,他的父母就更不喜欢了,连个正经名字都懒得给他取。
法云公还有一个亲哥哥,可惜被叫去安西都护府当兵。古代通信艰难,法云公的哥哥好几年都没有来信,父母都以为大儿子去世了,为此难过不已:“我们的命怎么那么苦!靠得住的儿子没有了,身边却留下一个拖累自己的傻儿子。”
有一天,正当这对夫妇相对而泣的时候,法云公忽然说,“父母整日哭泣是为哥哥担忧吗?”顿时他的父母吓了一跳,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小儿子清晰的表达。
不等父母回答,法云公接着说,请父母准备一些哥哥需要的东西,我去探望他吧。
第二天一早,法云公背上这些东西出发,到了傍晚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封信。是他的哥哥写的,告诉父母自己一切安好,不必挂念。
刚开始父母不敢相信,这里距离大儿子所在的地方有一万多里,小儿子是怎么做到一天来回的。没想到,过后大儿子回来,证实了之前是弟弟去探望自己。
法云公的父母又惊又喜,难道小儿子有神异的能力?于是给他取名“万回”,意思是一万里地,一天之内来回。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后来,法云公出家,人们发现他说的一些事过后都会应验,于是他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传入皇宫,于是武则天专门迎请法云公到宫中居住。
当时武则天任用酷吏,许多人为了登上高位,收买盗贼,向朝廷中的对手家投掷蛊物或伪造的秘谶,然后诬告对方。然后朝廷会派人去搜查,一旦查到真的有这些东西,那么被诬告的人家就会被屠戮抄家。
当时吏部郎中崔玄暐因人品高尚,颇有威望。他的母亲非常担心儿子会遭人构陷,于是劝他迎请法云公,看看家中是否会有灾祸。等法云公来了之后,崔玄暐的母亲含着热泪,恭敬行礼,并且供养了一双金筷子。
法云公接过金筷子,立刻走下台阶,转身将金筷子丢上堂屋的房顶,扭头就走,一时间崔家人大惊,不敢说话,以为是不祥的预兆。
几天之后,崔玄暐的母亲让人去房顶取回金筷子,想不到在筷子下面捡到一卷书,拿下来一看,竟然是一本谶讳之书。吓得崔家人赶紧将其烧掉。
没过几天,果然有人诬告崔玄暐,朝廷派人来搜索,结果无功而返。这下他们才知道,原来法云公当时扔掉那双金筷子,是为了救下这家人。此后,他们一家更是对法云公恭敬无比。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法云公曾经警告韦后,说她会被诛杀,过后不久就应验了。
唐玄宗李隆基尚未登基时,也拜访过法云公,法云公告诉他:“五十年天子自爱,以后就不知道了。”过后李隆基果然登上皇位,而五十年后则爆发了安使之乱。
--
FROM 114.220.235.*
追寻千年的仇怨——悟达国师与腿上的“人面疮”
唐朝著名的悟达国师,法名知玄,天资聪颖,五岁时作诗“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此诗感叹无常。
悟达国师十一岁出家,出家之后非常精进用功,精通三藏,十三岁就升座说法,闻法僧俗上万,名震蜀中。彼时他还只是小沙弥,诗人李商隐也非常敬重他并作诗赞叹。十九岁时,于长安说法,轰动长安。
唐武宗灭佛时,知玄不惧杀身之祸,以大无畏精神反对武宗灭佛,奉诏进宫与道教“高士”辩论。武宗虽然没有采纳他的谏言,却赏识他的见识口才,没有杀他。后来唐宣宗登基后,又命知玄殿前辩论,他大获全胜。宣宗赐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中兴佛教。
唐懿宗在位时更是尊其为国师,备极礼遇,还特别送他一个沉香宝座,高有二丈,雕龙刻凤,金线锦绣为饰,珍丽精绝。
看到法座后,悟达国师一念贪心傲慢,膝盖上忽然生了一个“人面疮”,人面疮眉目口齿具备,还会吞咬食物,令其痛苦不堪。后来国师遍请国内名医诊治都束手无策。
悟达国师突然想起自己过去还是云水僧时,照顾过一位西域异僧,僧人身患恶疾,无人理睬。当时知玄心生悲悯,悉心照料他。僧人痊愈后感念他,临行之际特别叮咛:“将来如果有什么灾难,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找我。”
悟达国师想起往事,便往九陇山寻找那位生恶疾的僧人。远望在山腰之处,有二棵大松树,高耸入云。来到松树前,发现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而要寻找的那位僧人,已含笑站立在寺门,引之入寺。悟达国师顶礼完毕,述说其苦。僧人告之翌日到岩下泉水洗濯,即能痊愈。
第二天早晨,小童子领他到岩下泉水之处。正要洗濯的时候,人面疮说话了:“慢一点!今日迦诺迦尊者赐你三昧法水洗涤,令我得以解脱,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找你,不过我要把这当中的因果说清楚,让你了解。你是高僧,博览群书,一定读过《汉书》,可知袁盎腰斩晁错的故事?”
人面疮继续将个中缘由说出来:“袁盎就是你,晁错就是我。你十世为僧,认真修行,持戒严谨。因戒德光明护身,我苦无机会报仇雪恨。
直到现在你受到皇帝的恩宠,生起傲慢之心,戒德有亏,我才有机可乘。不过你有大福报,供养承侍迦诺迦尊者,承蒙尊者出面调解宿世冤仇,我才愿意与你了结这段恩怨。”
悟达国师听后心下凛然,感悟因果可畏,以至诚的心捧起三昧法水清洗膝盖,人面疮随即消失。随后他想要礼敬圣僧,圣僧杳然无踪,不知去向。
从汉景帝到唐懿宗年间,前后长达千余年,业力仍然没有消亡,正如很多佛经中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想想这多可怕!
悟达国师深知圣者慈恩,使千年宿怨得以免除,誓愿说法度众生来报答圣恩,因此作成了《慈悲三昧水忏》三卷,早晚恭诵,毕生精修,临命终时,预知时至。
--
FROM 49.64.0.*
今日是农历六月初三,韦陀菩萨圣诞日。按寺院的规制,弥勒佛背后通常是护法天神,也就是韦驮菩萨。韦驮菩萨是佛教护法神的首领,身披铠甲,手捧二万四千斤重的金刚宝杵,显得威风凛凛。他曾面对佛陀释迦牟尼发誓:镇魔去邪,保护佛、法、僧三宝。 @foxknox 三娘,你家的昙花今年开了吗
在《五灯全书》中,曾经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
清朝的巡抚丁文盛曾经在中州担任官职。虔诚信佛的他,在一天夜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里,他见到了身披金甲,手执金刚杵的韦陀菩萨。
他刚想拜见菩萨时,韦陀菩萨却微笑着对他说道:“你的儿子前世是修行人,可惜,他今生与佛无缘,将致力于科举之途。你不妨寻找一位有佛缘者,成就他出家的愿心,以报世尊恩德。”
然后,他梦中又出现了一位面目清秀的少年,双眼很有灵气。
菩萨用手中的金刚杵遥遥指了一指少年,对他说道:“这位就是与佛有缘之人,将来一定会成为法器,可惜如今出家因缘尚未成就,如果你以后遇到,千万不要错过善缘。”
他把少年的样貌记在了心里,连连点头答应了菩萨。
他醒来之后,才知道是南柯一梦。
只是梦境中所见的情景太过真实,他就把自己梦中所见告诉了夫人。
谁知道,他的妻子也和他做了同样的梦。
于是,两人就约好:如果日后见到这少年,就成就他出家的因缘。
在不久后的一天,他外出公干,在路上看到了梦中所见的少年。
他心中大喜,于是让人和颜悦色地把少年请到府衙,好好询问了一番家世和现状。
原来这出现在他梦中的少年姓杨,生来不沾荤腥,而且资质极佳,五岁就已经在私塾读书了,只是天性喜欢佛经,而不爱读世间的书籍。
在十二岁那年,他就发愿想要出家,只是他父母一直不肯答应,于是就拖到现在。
他如今已经十五岁了,今天正巧从私塾回来,在回家路上碰到了丁文盛,被丁文盛认出而带回了府衙。
当丁文盛问起少年有何心愿的时候,少年脱口而出说道:“出家弘法。”
丁文盛一听:“嗯!对了,这少年一定就是菩萨在梦中所说之人了!”
于是,他就亲自陪着少年回到家中,将自己梦中所见情景告知了少年的父母。
少年的父亲听完之后,眼中带泪地说道:“既然这是天意,那就随孩子的心意,让他出家吧!”
韦陀菩萨的这次示现,成就了清初有名的大禅师——义明禅师的出家因缘。
义明禅师曾经有一首偈子:“叩遍诸方已有年,师资道合本天然。从教拄杖为龙去,接尽人中上上贤。”偈中所说,正是他一生弘法的写照。
--
FROM 218.4.202.*
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他为人正直,因看到官场黑暗腐败,感念人生之无常,于是辞官隐居,断然出家,世称“状元和尚”。
状元和尚在寺院出家后,假装愚钝,甘心承担最苦的杂役,劈柴挑水、烧火煮饭,无所不做,以此来磨练自己的心性。就这样过了十三年。
他出家前原有妻室,并有一子。十三年后,其子又高中状元,父子同科,世间稀有,一时传为佳话。此时妻儿很想念他,无奈他出家后音讯全无,根本无从寻起。
可能是亲人思念真切的缘故,有一天状元和尚忽然起了回家探亲的念头,于是返回家乡。及至状元府,刚站在门前,仆人以为是和尚化缘,便入室禀告夫人。夫人生性善良,让仆人施米一斗。状元和尚未接受,希望求见主人。仆人认为和尚贪心,又报夫人。夫人又让仆人出来施钱一贯。状元和尚还是不收,即索纸笔,题诗一首:“斗米千钱我不收,十三年返故乡游。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个偈子很适合现在许多人,他们一辈子为了儿孙操劳,自己也不学佛,天天耗费人身。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有福报的话,你根本不必为他担心;没福报的话,你操心也没有用。所以,不要一生为儿孙当牛做马。)仆人将诗稿入呈夫人。夫人见后惊讶万分,急速跑出门外,但和尚已经离去。夫人即刻派人四处寻找,再也不见其踪影。
后来,状元和尚投归福建龙裤禅师,朝禅暮净,终于大彻大悟。他感念世人之迷茫,遂作《醒世诗偈》,广为流传: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
--
FROM 218.4.202.*
汉地高僧大德中,其实有许多诸佛菩萨的化现。永明延寿禅师,公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其来历也有这样一段故事:
永明延寿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的礼敬,被尊奉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一律平等对待,都可以前来应供。虽说是平等供养,但摆设的桌位有上下座之别,首席的位子谁都不敢坐,由于永明大师是国师,大家便请他去坐。永明大师很谦虚,怎么都不肯,就在推推拉拉的时候,来了个穿著破烂的大耳朵和尚,看大家都在那里推让,就不客气地往首席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心里很不舒服:“国师都没有坐首席,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了。”但他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供斋之后,大家都散了。吴越王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
永明大师说:“有啊!定光古佛今天来了。”
吴越王忙问:“是哪一个?”
永明大师答:“就是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
吴越王听了很高兴,赶紧派人去追。派去的人到处打听,最后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他。那些人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去应供。大耳朵和尚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之后就圆寂了。
那些人当下傻眼了,不知该如何回去交差,但转念想想他刚才的话,原来永明大师就是阿弥陀佛,于是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但阿弥陀佛还在。”吴越王欢喜得不得了,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走到禅房门口时,里面一个人慌慌张张跑出来,差点跟吴越王撞在一起。吴越王问:“什么事情这么慌张?”“永明大师圆寂了!”(一位佛菩萨化身圆寂时,许多大德也会随之纷纷圆寂,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比较多。)
--
FROM 218.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