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场与众不同的梵高作品展
【 在 soncyme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来我还下过一个动画电影,就是讲他的,还是他画的这个风格
: 不过我没耐心看完哈哈
那是全球几千位画家用他的风格画了两万多幅作品做出来的,那天去看这部电影,整个电影院只有我一个观众
--
FROM 112.0.97.*
【 在 a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不懂为啥梵高活着时候穷困潦倒,去世了反而作品价值连城。当然他那些抽象的线条我也看不懂。
: 艺术史上好像这种事儿还不少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
梵高在艺术史上是有地位的,早期古典艺术属于教会富豪王室这些有话语权的上层阶层,受众也被训练出他们那套风格题材与审美,从印象派开始,艺术开始个性化,通俗的说就是解放了,从题材到风格到技法都出现了多种形式,有些画家只是取悦自己,梵高就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他的色彩笔触和节奏确实有强烈情绪,他去世后新大陆的新贵艺术品收藏兴起,对新兴题材的包容与兴趣,带动老欧洲一轮挖掘和讨论,资本进入,进而对艺术史的研究,理清了脉络,给曾经的大师以合适的地位,当然其中也有炒作的过程,再后来才有什么野兽派结构主义毕加索之类的,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画风都有其拥趸。
绘画,建筑,还用音乐都有个这样的解放过程,这个过程和哲学上开始个人主义方向时间段相契合,也和科技发展,让更多个人业余爱好者能接触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玩意,现代油料和锡管技术使户外写生成为现实,学习油画门槛降低,各种乐器价格便宜,平民百姓乃至黑人也玩得起,摇滚蓝调什么的替代交响乐,各种新建筑层出不穷,建筑师要扬名立万,投资者要与众不同,古里古怪的建筑就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到来了,所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
FROM 112.0.97.*
【 在 CRI 的大作中提到: 】
: 巴尼特·纽曼画条直线卖7.4亿人民币
: 任你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那一条直线也是直线呀
:
第一个画直线的就是这么值钱,还有类似的波洛克蒙得里安,直线也好色块或者是线条,背后都有个时髦的主义,
那个时期对世界的理解,是解构再解构,把苹果解构成球,成红色的多面体,成二维圆饼,人解构成几个方块,不同颜色对应不同的情绪,,,,航天事业发展探索宇宙后又出现了星云那种风格抽象再抽象玄妙再玄妙,画幅要够巨大,放在金属与玻璃造的大厅里才够协调够震撼,这种效果不是放个酱油色的拿破仑像比得了的,这样才能体现跨国财团的审美与资金厚度
--
FROM 11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