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师妹宿舍给她弹琴听时,我非常紧张,那是我唯一一次单独去给女孩子弹琴。花了半小时仔细打磨指甲,四个指尖磨得锋利无比……许多年后师妹的本科同学去系里学术交流,提起师妹的名字时还有老师记得:“哦,她呀!被那个弹吉他的勾走了”。在这所著名的大学,优秀的学生一茬又一茬。我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员,留在学校的痕迹早就消失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居然还留下一点点。
后来,这把雅马哈陪我渡海读博士。那是一段孤独苦闷的时光,论文发表不顺,是她陪我熬过那一个个艰难的夜晚。再后来,女儿出生了。还记得她一岁时的一个片段:寻着琴声,闺女从卧室爬了过来。先是用肉乎乎的小手冲着面板一阵拍打,然后对琴弦一通乱拨,最后用湿漉漉的小嘴把琴颈啃了一遍,留下一圈圈口水印后满意得爬开了……原来吉他还可以吃!希望味道如你所愿。
生活变得越发琐碎而充实——柴米油盐、奶粉尿片。吉他弹得越来越少,许多曲子开始生疏,先是忘掉一个小节,然后整段整段地忘,最后变成几年偶尔弹一回……
然而,欧亚大陆西侧的西班牙,始终在我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十五世纪勇敢的航海家们向南穿越了赤道,绕过了南非好望角,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线……那是激动人心的地理大发现时期,来自东方的香料、美洲的金银源源不断涌入了伊比利亚半岛。这些惊人的财富没有用在科研、大学、工业制造上,而是投入到了宗教、艺术、音乐。在五百年的时间里,一代代的制琴师对弹拨乐器不断改进。他们探索了不同的音学结构、材质、工艺,并把经验口口相传:11弦、13弦、7弦、9弦、6弦;雪松、云杉、黑檀、红木;双弦、单弦、wound string、羊肠弦、钢弦、尼龙弦……在Arabic Oud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弹拨乐器:Renaissance Lute, Renaissance Ukulele, Baroque Guitar, Torres……以Francisco Tárrega为代表的作曲家更是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经过五个世纪的积累和完善,终于在西班牙诞生了人类音学工程的巅峰之作——古典吉他。
领略过ABCDE五位亚洲美人的风情之后,是时候体验一下拉丁姑娘的火热了,在我老去之前。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6s」
--
FROM 24.1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