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城市长大,1983年,各家物产并不丰富,于是我家在阳台养了2-3只下蛋鸡,鸡种来自我爸单位一个老师。记忆最深刻的是两只全身雪白的鸡,我给取名“直冠子”和“耷冠子”。我那时候小学三年级,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喂养他们。他们饿坏了,于是我首先是给他们切菜叶子,我的刀功就从那时突飞猛进,同时捏碎鸡蛋壳给他们补钙,同时还给他们吃剩饭、大米、包谷,后来也用鸡饲料,在我精心照顾下,他俩平均3天能有2个蛋,只是他们可能是国外品种,不会蹲着下蛋。由于我家鸡圈木头架子(后改为铁制架子),所以蛋壳容易破,“耷冠子”连续产蛋好些年,听到他的欢歌,就知道他要下蛋了,赶紧跑过去,争取捡到不破的蛋。关于卫生,我家住五楼,阳台可以冲水,通过水管下水排出去,但我妈还是尽量让排出的水不要含鸡粪,所以通常用煤炭渣吸附鸡粪。但我家当时已经用天然气,所以还从别的地方搞来的煤炭渣子。定期清理得好,所以我即使在夏天40度的高温,也没有空调的时代,也基本不臭。
现在有人说我切片很薄,就是从那时候给鸡切菜锻炼出来的。
--
FROM 222.1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