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什么法子可以跟已故的亲人见面?
有啊,还要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不念这本经,你很多东西不知道
地藏菩萨本领太强大,除了让你见到已经去世的亲人,还有很多神奇的能力,不念经永远不知道
【 在 Missing7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你很想对方,渴望来一次相聚,有这种法术不???
--
FROM 223.104.68.*
没去过那个寺庙,在日本其他寺庙看过几眼,里边确实有地藏菩萨像,不过我不敢在那里许愿,因为还愿太难了
【 在 cjoh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那个本愿寺是不是就是祭拜的地藏菩萨?
--
FROM 223.104.68.*
佛教规定的五无间罪,是最深重的罪,就像人间法律为了人人平等规定故意杀人是最重的罪一样。
佛教为了僧侣能生活下去,规定僧侣财产不可侵犯,这个目的和人人平等所以不可杀人是一样的。
佛经鼓励信徒捐赠家产,是因为化缘收入太低,会饿死人,比如海城大悲寺一直坚持过午不食、不捉金钱,长期看很难让僧侣活下去。所以佛教要治产,有自己的土地,信徒捐献的宝物由专业从事俗务的僧侣兑换成钱来购买粮食等等。
你可以这样想,僧侣为你信仰和生死服务,服务不是免费的,免费的互联网也支撑不下去,作为交换他们需要物质资源。
做为对比,看看yslj是怎样处理资产来养活阿訇的,gl经规定信众要交十一税,收入的1/10交给阿訇,这是经文明确要求的,如果信众少、年景不好,阿訇还会找借口提高税率。不过yslj组织结构简单,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伊玛目,下面有各地阿訇,最多三层,所以经济需求少,而思想束缚更严苛,所以财富相对而言更多,所以yslj有余力支持过路的信徒吃免费饭。而佛教信仰比较自由,在捐赠上同样自由,僧侣组织结构很庞大,所以相对而言财富很少,需要僧侣不断去获取,以免断食、断教。
【 在 wormvir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何地藏经一直说让信众变卖家产,供奉珍宝香华,菩萨需要那么多珍宝干嘛?
: 然后就是偷拿常住的东西,会堕入地狱,这定罪是不是太重了。偷拿普通人的会不会堕入地狱?
--
修改:williamtong FROM 117.136.33.*
FROM 117.136.33.*
但是西游记最后也写了,阿难、迦叶对唐僧师徒说,想要拿真经,需要交“人事”
唐僧师徒一开始不同意,还闹到佛祖面前告二个悟道使者的状,佛祖亲口对唐僧解释,他的信众要吃喝穿衣住宿,这些不是变化出来的。所以唐僧明白之后,将紫金钵盂和宝贝袈裟留下,换回真经。
历史上的唐僧只身一人在印度游历十二年,学习到很多经典,回国时带回来了,这是遵守当地习俗,用智慧逐渐交换的,并不是去了印度,印度僧侣一高兴,给他一批经典就回来了。
【 在 wormviru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相信释迦牟尼佛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
: 让信众把家产都捐给他
--
FROM 117.136.33.*
僧侣雇佣农民从事生产呀,自古至今都是这样的
曾经有文章批评40年代寺庙对农民的剥削,可见解放前寺庙就是地主,经济结构与地主农民构成的经济结构相同。
出家是为了信仰,不是为了经济,寺庙里有专门从事俗务的僧侣,如果出家是为了去寺庙从事俗物,这个就偏了、歪了。
【 在 wormvir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信众把家产都给了僧侣,谁来维持生产?经济如何持续。
: 如果是这样,和世俗社会本质没有区别,又何必出家?
--
FROM 117.136.33.*
你197楼和192楼重复,我已经在193楼答过,不重复回答。
你如果性格里喜欢细细地抬杠,我恕不奉陪,我没时间满足你一个人的喜好。
【 在 wormvir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佛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大家都信佛,最后农民都捐家产信佛了,谁来生产?
--
FROM 223.104.68.*
好像是玄奘在阿富汗找到了通译
你们能不能多看书,而不是从水木聊天获取知识?
没有知识,就要来交流对知识的感受,聊不下去呀
【 在 diaoc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怎么学的梵文,那会有双语人才吗
--
FROM 223.1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