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共存派跟往路上吐痰那些人没区别
"摆在面前的事实"
首先你这里说的全是推测,没有事实
其次这种多波次的疫情不用想这想那,看看新加坡的疫情曲线就可以了,本来就是一波波的,有新的毒株了会出现一波感染高峰,这事是停不下来的。
但是问题在于:(1)以前的防控方式现在能不能防住奥密克戎?(2)即使能防住,代价能不能接受?(3)新冠疫情如果持续下去,这种防控的结束有没有时间限制或者技术性的判定限制?
这三个问题,(1)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2)就是今年面临的决策,民众可以自己考虑,尤其是今年受封控两个月以上的地区和人群,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受影响,因为按照现在的防控方式以后几个月的封控是常态。至于(3),专家和政府在研判,民众是没有能力的。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准就是疫情曲线一波三峰,吴尊友不都告诉你了嘛,还需要我预测。你们就是鸵鸟,摆在面前的事实不肯面对,活在一厢情愿的幻想中。1.8开放入境加上返乡春运,如果不认真防疫,现在感染的80%,大多数还会再感染第二遍,因为不同毒株没有交叉免疫。最近很多媒体都在推曹云龙,就是在传递这个信息。采访华山感染的主任,说xbb没有交叉免疫,上热搜第一,也是让你们做好心理准备。等年后回城春运,本土变种也酝酿成熟了,就是第三波高峰。各地测序已经发现本土变异并上传国际病毒库了,疾控公开这些信息并允许传播到人人可见,就是让你们有心理准备。以后中国人就分成明显的聪明人和傻子两群,聪明人是没感染或只感染一次的,傻子就是四月之前集齐所有毒株的。
--
FROM 117.156.112.*
“只要有健康,哪怕坐牢十年”事实上,这并不是民众的共识。因为只是有概率的“不健康”和“死亡”,相对于实打实的生活水平倒退,愿意买单的随着时间变化比例会越来越低。如果还是武汉初期的情况,死亡率这么高,那还有可能。
另外,“所以专家和政府并不比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普通人更高明”这种就是屁话,你愿意相信是你的事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普通人”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还知道看国外的经验,承认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这点就比大多数人强不少。
: 我认为:1、中国过去的防疫方式是错的。虽然发病率控制住了,但方式方法不科学,成本不可持续。“传染病重在预防”,中国过去没有有效预防疫情爆发,而是一味在爆发后不得不封城。实际疫情变化是脉冲式,不是稳定的低发病。而爆发,无论规模大小,都意味着常规防控的失败。封城只是挽救手段,不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应该在检测隔离传染源的同时,“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必须强制口罩、强制N95。
: 2、无论封控的影响多大,都不是放弃防疫的理由。封控应该通过预防爆发来避免,封控中车祸火灾就医供应等问题应该通过提高管理来改善,但不能因为防疫过程中的瑕疵而干脆放弃对疫情的控制,这是因噎废食。无论是感染还死亡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都远大于最糟糕的封控,因为封控是暂时的可逆的,而感染和死亡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有健康,哪怕坐牢十年,出狱还有人生,但失去健康会失去一切。新冠作为未知传染病,不排除让所有感染者完全失去健康的风险。
: ...................
--
FROM 117.156.112.*
你知道中国人乙肝的感染率么?
中国乙肝人口最高峰的时候也有几亿人,而且乙肝的传播比新冠弱多了也好防控多了,那么国家采取隔离感染者、切断传播途径这些措施了么?好防控的时候并没有防控,要是能空气传播的时候你觉得会加强防控?
传染病的防控政策不是根据它怎么传播、感染率高不高来判断的。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是如果乙肝和艾滋能空气传播,就必须把有传染性的人集中隔离,社会上必须强制口罩。否则全民感染,过几年全民残疾和死亡,还工作个屁。
: 我能理解人群的智商差异。实际上防疫最重要的是隔离传染源和戴口罩,而不是健康人因为害怕传染而居家。如果不集中隔离阳性,居家实际上啥用没有,还可能因为楼内病毒浓度高又不戴口罩,比出门感染更快。但弱智因为不参与检测隔离工作,过去三年也鸡贼不戴口罩,所以记忆里的防疫措施只剩下“居家不许出门”了。好像居家=防疫,防疫就是居家。脑残永远存在,文明是聪明人开创的,可惜传染病传播几率人人平等,这次防疫的大堤就溃于部分脑残的蚁穴了。
--
FROM 117.156.112.*
你愿意隔离,你可以去隔离的国家或者地区,或者自我隔离。
你对病毒的理解全在表象,根本不了解现在的病毒研究是怎么开展的。
就问你一句,你知道有多少种流感病毒么?你觉得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比起来,哪个致死率高?人类能预测流感病毒的变异趋势,能预测流感病毒变异后的真实风险么?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开派都睁眼瞎,无视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新冠出现只有三年。对于一种新型疾病而言,三年人类根本无法判断其真实风险。艾滋急性期感染也是类似感冒,真的小感冒那种,但2-9年后发病,不治疗大部分死亡,治疗后30%死亡。如果hiv只出现了两年,你去统计所有感染者,也是“小概率不健康和死亡”。据此决策认为风险很低,让人口一个月感染80-90%,显然是疯狂的,下场将万劫不复。
--
FROM 117.15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