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打字从来不打标点符号的人,是不是基本上素质堪忧?
平时说话 可以 前言不搭后语的 因为是 进行时
思维有转变 是难免的
而 书面文字 静态呈现 就要讲究前后呼应了
现在有人 要求 八碗八碟的 喝碗稀饭 还要求 食不语
也是一种追求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日常生活的语言中
: 有个停顿断句就足够让人理解了
: 需要整套标点符号的是论文、公文之类跟我们平时说话的表达方式非常不一样的书面语
: ...................
--
FROM 47.144.177.*
法律条文 也 有点 象这样了
要不 咋还定义个 解释权 呢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言文就符合这个要求,
: 但显然是逆历史潮流的。
: 文艺需要留白,科技要求精确。
: ...................
--
FROM 47.144.177.*
没错
新文化运动那波人之所以提倡革除古文 最大的原因就是古文脱离口语脱离实际生活太久太远了
“我手写我口” 而不是相反
很多读过书受过很多程式化写作训练的人 反而理解不到什么才是语言的根本
很多论文、公文等书面语中常用的大长句、复杂的层次、拗口的不生活化的表达 到了日常生活中 不是用得越多就表明越有知识越有文化哈
不用它们 也不代表不知道不了解它们
上过小学就该知道标点符号 但我在微信、论坛里聊个天灌个水不用标点不等于我没上过小学 而是没那个必要 能流畅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就够了
就算是写论文 那种拗口繁复的表达也是越少越好 很多人爱写那种东西不过是因为省事省力 不需要用脑思考如何把意思表达得清晰、凝练、符合正常的语言习惯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语言 是个实用系统 不是 公理系统而且 现存的语言 都是活的&n ...
--
FROM 113.88.156.*
反正语感好的人不费力
语感差的人自己多念几遍吧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渡一块钱  不能容忍空格的读者&nb ...
--
FROM 113.88.156.*
说的很对
以前的教育 是特权 会读写的 是少数人 -- 中外都是这样 西方一堆人才 也是贵族啊僧侣啊 直到法国开始办公学
后来 教育平权了 大家都能读写了
然则 有人 沿用着 上古的思维 把 我要说什么 递进成了 我要说别人要听什么了
建议 有谁 看不懂 无标符的
以这一篇为例子 来具体深入的 剖析一下 失去了标点 对 逻辑表达的 影响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错
: 新文化运动那波人之所以提倡革除古文 最大的原因就是古文脱离口语脱离实际生活太久太远了
: “我手写我口” 而不是相反
: ...................
--
FROM 47.144.177.*
嗯 我们的 精神 飘扬在 标点符号 之外 啊
【 在 windinwi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正语感好的人不费力
: 语感差的人自己多念几遍吧
--
FROM 52.9.227.*
不想上十大的灌水者,不是一个合格的注水机?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是我们的学习的楷模
: 扔个好题目 就成了十大了
: 又好比 给茶馆里带点瓜子 大家围起来嗑嗑
: ...................
--
FROM 123.114.125.*
打击一下你的信心
中文 还用得着 专门去学么?
那个 性价比太低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信心的猜一下 你是双学位 选的中文?
: 太祖说过 有些爱迪 是愿意发表意见的 如果他们不怎么发表了 可能是他们说不过了
:
--
FROM 123.114.125.*
无标符,或许我之前也遇到过,但是没在意过,因为我不太注重形式,我看内容
比如你这段话里的内容,就相当丰富
另外,我之前觉得之所以用无标符,可能和电脑输入更便利相关,或者换句话说用标点不方便快速打字
但是看你所言,其实也是一种范式的突破和创新
但我鸡蛋里挑下骨头哈,我觉得你的使用里面有些地方有过度医疗之意了。比如,“但是”这个词,你还要生生把他们分开,写成“但 是”有些太过刻意了。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很对
: 以前的教育 是特权 会读写的 是少数人 -- 中外都是这样 西方一堆人才 也是贵族啊僧侣啊 直到法国开始办公学
: 后来 教育平权了 大家都能读写了
: ...................
--
FROM 123.114.125.*
输入法标点符号要切换,打一个标点你自己看一下要几个动作。我经常不打标点,空格代替。
论坛助手,iPhone
--
FROM 223.6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