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本地老在89-90年吃了一年发芽的小麦面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一年小麦收获季节,连下了7-8天雨,割掉的小麦还没脱粒呢,垛在场院里都发芽了
:
: 粘的,蒸馒头都不发,很难吃
麦芽糖是 发芽的小麦做的么?
--
FROM 123.112.67.*
昨天打电话回老家
跟那年差不多,到现在天还没有放晴
不过现在很多人也不吃自己磨的面了
很可能是低价卖出,做饲料什么的了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时间对得上,那大概率就是老乡了
:
:
--
FROM 1.203.159.*
收割机又不是只有一台,又不是所有收割机都是一个步调移动。 我老家河北的,估计是因为大家种地比较分散,大的联合收割机并不多,大部分是农民自己的小收割机。不过也是直接脱粒装袋的,效率低一些。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同你说的两天收获窗口期的事实,但不太认同贵分析的怕掉粒原因
: 我知道的原因:联合收割机队自南向北收割,3-4个月内从湖北一直到黑龙江,边割边走,在一个地方停留不超过两三天。如果不在这个时间收割掉,联合收割机走了,谁还给你割?
--
FROM 106.39.107.*
应该是大麦吧
用小麦做麦芽糖太浪费了
【 在 Elysium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麦芽糖是 发芽的小麦做的么?
--
FROM 106.121.187.*
我相对乐观:现在机械化程度高,只要有一两天晴天,足够抢收回来
最差:全长芽,估计就连麦秸一起粉碎,喂奶牛了
【 在 linx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昨天打电话回老家
: 跟那年差不多,到现在天还没有放晴
: 不过现在很多人也不吃自己磨的面了
: ...................
--
FROM 106.121.187.*
我老家也是河北的。
我们村村民大概有5台联合收割机。其中有三四台是每年从湖北割到黑龙江的。有一两台比较老旧了,就只在本地干干了
收割季,一台收割机干一天能收入大几千元,能出去的,肯定出去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收割机又不是只有一台,又不是所有收割机都是一个步调移动。 我老家河北的,估计是因为大家种地比较分散,大的联合收割机并不多,大部分是农民自己的小收割机。不过也是直接脱粒装袋的,效率低一些。
:
--
FROM 106.121.187.*
现在都是机器加热烘干
用词太绝对了
你去看看,调研一下,都字是咋回事?
【 在 zc2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麦、稻谷,都靠太阳晒干,一旦阴雨天就发芽长霉。现在都是机器加热烘干,机械化了。社会发展了,不要用老思维,看事情。
:
--
FROM 159.226.156.*
网上视频讲 发芽的 捣烂 自己就发酵了
【 在 Elysium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 麦芽糖是 发芽的小麦做的么?
--
FROM 172.250.239.*
直接拉啤酒厂去当原料 ?
听起来 就算是雨中强行收割 也没什么大事啊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相对乐观:现在机械化程度高,只要有一两天晴天,足够抢收回来
: 最差:全长芽,估计就连麦秸一起粉碎,喂奶牛了
:
--
FROM 172.250.239.*
也是河南这种情况?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一年小麦收获季节,连下了7-8天雨,割掉的小麦还没脱粒呢,垛在场院里都发芽了
:
: 粘的,蒸馒头都不发,很难吃
--
FROM 61.1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