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月
应该从四月份的最后一周算起
那个周末我在公司加班
想起很久以前在碑林刻过一枚闲章
“鹤舞翩翩”
刻章的那个人很干练
待刻到第三个字时遇到一块超硬的夹石
刻刀再也走不下去
他冲我说了句“帮我看着摊”
转身走到隔壁的一个小摊上开了雕刻机
等用机器搞定
又匆匆用刻刀修饰了一番才算完事
这些年过去了
某人已经不适合再用“翩翩”二字
那么再刻一枚就应该是“鹤栖樊樊”
打定主意后就在闲鱼寻了一个卖家
她家老爷子治印
等到五一那天
我翻出来原来的那枚
量了尺寸
说了需求
卖家姐姐说
你原来的是阴文
这次就来朱文吧
我觉得有道理
却不曾想到这句话在五月的重量如此之重
约定的时长是十天
我觉得十年都等了
十天确实不算长
这十天里
楼上的邻居开始装修
第一步是砸墙
砸墙的时候我已经上班离家了
但父母都在家
据说
砸的时候整个楼都在颤抖
隔壁的老奶奶攥着速效救心丸颤巍巍慌张张从楼门口出来
蹲在石凳前再也不能动弹
于是喊我家母亲大人搀扶她一把
老母亲跟我说:
“我看着她都觉得害怕”
我心里想着
要是她读书识字
晓得了前些年的南京彭老太太
或者网上的过马路故事
不知道还敢不敢再扶
总之
两天之后
楼上搬下来的装满了碎砖碎灰的编织袋堆了半层楼高
到了第二个周末
刻章的小姐姐发来消息说
细朱文太细
待刻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崩了
老先生只能重刻
不能按期发货了需要再等
我其实并不在意再等十天
脆性的东西确实很难
第三个周的周三晚上
刷刷下起雨来
我抬头看天的刹那
发现屋顶的一块夹胶玻璃爆了
裂纹如同开片的汝窑在路灯映照下闪闪发亮
老父亲担忧是不是楼上的坠物
其实钢化玻璃自爆千分之三的概率还是蛮大的
我劝他不要纠结了
就当是天灾
第二天带母亲大人去看医生的档口
找了一个安装门窗的
约好价格给换掉完事
这期间
那枚闲章终于刻好了
店家给拍了照片
某人表示很喜欢
等我早上到办公室拆了快递
发现这枚章的边框被碰坏了一条
沾上印台按下去只有三面有字框
跟卖家说了下
卖家表示发出的时候是有完美照片的
争吵到最后
好心的小姐姐答应劝她家老爷子再刻一枚
最后一周平安无事
我正打着游戏
有人敲门跟我念叨说:
“你们二楼要在楼板上砌墙
又要做地采暖
楼上的楼板别给压坏了
我提醒一下啊”
楼上的新墙体已经完工
要不要跟物业说让他们拆了呢?
纠结了一个晚上
做为一个工地搬砖二十年的大师傅
我最终决定先直接和二楼的邻居先谈谈吧
出人意料的是邻居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
听完我的唠叨
表示可以借出来蓝图找人验算楼板承载力
也可以做任何修改
总之安全第一
甚至主动提议说那块碎玻璃有可能是装修振动导致的可以付钱换新
第二天就让物业拿出了蓝图
可惜蓝图是建筑图
没办法核算承载力
快到周末的时候
刻章小姐姐跟我发消息说
疯了疯了
老爷子刻到最后一个字
又崩了
正在打磨印石
我只能劝她说
不用再刻了
传国玉玺都能缺角
我这个缺个边也没事的
我一个处女座都坦然接受了
他们家老爷子却还是打算再刻一遍
太敬业了真的很辛苦
周六终于来了
门窗师傅说玻璃已经到货
约了时间
给利利索索地换了新
周日我付完钱
周一晚上下班回家
老爹跟我说
你去小院看看吧
玻璃又碎了一块
六月份的第一周
工作超级忙碌
刻章的店家终于把第四枚印章寄了过来
唯一的缺憾就是老爷子忘了刻边款
这个是我一开始就强调要留的
我不打算跟店家再提了
告诉她印章很完美
二楼的邻居打电话告诉我借来了结构蓝图
核算的结果是楼板的承载力刚刚够用
母亲大人吃完药
觉得身体好了一些
小院的玻璃还没有换
每到晚上
在路灯下依然亮闪闪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Tooooold/332549/3150/middle)
--
修改:kidsfan FROM 218.68.102.*
FROM 218.6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