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五十年代的农村合作社搞不好?
最近看书,五十年代毛搞农村合作社的初衷是好的、理论也是对的:集体耕作更有利于灌溉、机械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就像我们修高铁和高速路一样,正是得益于土地国有)应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啊。
而且当时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为什么就没搞好呢?最后和天灾合并作用饿死那么多人
--
FROM 117.136.38.*
毛最了解农民了
【 在 dingo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理论最大问题是把农民假设成NPC
--
FROM 121.69.2.*
就是因为亩产低才要搞合作社提高产量啊
【 在 qinj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匹配的后果,当时亩产一二百斤,要放到现在亩产一千多两千斤,也许会有别的结果。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
--
FROM 121.69.2.*
《荜路维艰》,写的挺好的
【 在 PIPISHUS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是什么书
--
FROM 121.69.2.*
按说毛最了解农民了,也很了解人性,要不然发动不起来那么大的群众运动,我觉得还是哪儿出了问题
【 在 dragon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正确的结论如何得出?
: 楼上朋友说得对,某个理论把人当成螺丝钉了,不知道还有人性(不同于螺丝钉,有各自的需求、有创造力)。
: 所有的极端集体主义注定因忽视个性而失败,社会的进步来自于创造性,如何发挥创造性、而不是抹杀创造、个性是制度得以生存的根本。
--
FROM 121.69.2.*
这倒是,现在干什么都先建群,确实挺有效的
【 在 Blueshy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传下达不通畅,实际开展起来没法纠偏
: 就跟开挖掘机一样,三节机械臂普通人就玩不明白了,毛和农民之间又岂止隔了三层
: 放到今天建些微信群,肯定就成功了
--
FROM 12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