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唐宋诗词的高度是由科举制度决定的
他没用什么晦涩的词语,典故用得也少,
所谓不懂可能就是不能共鸣他试图传达的情绪。
本来艺术就是很个人化的体验,所以并无所谓。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曲子包括演唱,风格都非常固化了
: 词曲唱里面就是词相对有特色,但是对于古文功底不行比如我这样的,那就基本是看不懂说的啥
--
FROM 125.33.204.*
近现代的歌词能不生涩的押韵就不错了。
方文山的很多词我个人感觉为了押韵刀砍斧斫痕迹就太重了。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曲调是套用民乐曲调,不是根据词创作的,
: 所以实际上是相当于有个词牌的。
: 只不过这个词牌没有古代要求那么严格,字数、断句和押韵差不多就得了。
: ...................
--
FROM 125.33.204.*
我只听了罗刹海市、花妖和翩翩,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我不太喜欢那些解读。
“解构”艺术在我看来,是非常匠气和庸俗的行为。
而且我个人感觉作者也就借个故事的壳而已。
还是那句话,艺术感觉是很个人的。
例如我也很喜欢达拉崩吧那种神经病儿童脱线似的欢乐。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显得堆砌,没有一个文章的清晰逻辑
:
: 也可能是故意追求这种碎片化意象堆叠的效果
: ...................
--
FROM 125.33.204.*
从你自己的经历观察,也能知道除了那些真的具有碾压优势的人之外,
这个世界绝大部分时候还是被人情世故、利益往来所决定。
他应该是自负才华却被一些所谓的混子打压而愤懑不已。
例如杨坤,真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却无论资源名气都比他多;
那英虽然唱功好,但自己无创作,却占据那么多资源。
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冲突不可避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要是运气足够好,某天爆发了,
估计也会皮里阳秋甚至嬉笑怒骂一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我最初听他那个叫什么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了,就是据说骂了好多文艺圈人的那个歌,如果不专门听解读看文宣的话,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又骂了谁
: 我看了那些解读以后,其实还是get不到他的愤怒。。。
--
FROM 125.33.204.*
身在局中就无法脱离。
即使在这个论坛上都会有恩怨情仇,
何况涉及到现实利益。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晕倒…对文艺圈这些纷争实在毫无兴趣
:
--
FROM 125.33.204.*
好像就这一首出名的?
我欣赏不了他的风格。
但一首歌实在是不够看。
【 在 xiaoyuan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坤有一首《无所谓》吧,那首挺有态度的我很喜欢
: 另外挺喜欢他唱歌时的气质,能感觉到一种很特别的“深情”
:
--
FROM 125.33.204.*
没事儿,谢谢。
最近火气大也不光光是因为这个,
说出来太得罪人,且罢。
前面有位兄弟说得对,可能是刀郎的这通挖苦讽刺击中了很多人的愤懑点,
未尝没有借题发挥之意。
类似这些天大火的《大梦》。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爬楼才看到这个,真的是阳了么?测抗原了没有
--
FROM 125.33.204.*
火气大就是指在网上,
不像以往那样尽量心平气和,
而是不爽了就直接怼。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你有些把现实和网络关联了
: 所以网络上的情绪影响到了现实?
: 本来论坛可以起到树洞作用的
: ...................
--
FROM 125.33.204.*
就是高度。高度是需要社会基础的。
足够的社会基础使得有该方面天赋的人不会被埋没掉。
至于李白杜甫的科考,一则科举里诗赋只是科目之一;
再则当时门阀推举还很流行;
最后,艺术的评价是有时代性的,
杜甫生前并没有得到很高的诗名。
后来元稹的极力宣扬功不可没。
而杜甫地位的真正确立是要到北宋中期。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度改成厚度更合适一些,杜甫可是参加了好几次科举,都没中进士,说明科举制度不一定能选拔出最优秀的诗人。李白如果去考试,也不一定能中。但是可以说选拔出来的进士诗歌底子都不错,从这方面来说有利于诗歌的发展和传播。
--
FROM 125.33.204.*
就盖了这一个楼,
是因为看到相关讨论盖的。
【 在 myheart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来躲在这里聊风花雪月
--
FROM 125.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