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唐宋诗词的高度是由科举制度决定的
文艺作品很有意思,不同的人接触了有不同的体会,同一个人在不同年纪有不同体会。
这个种子种下了,人们会在似曾相识的场合来引用它。
骂人的作品之前可有过哦,可是谁会引用,谁会在卡拉ok唱某超女骂另一个超女的那首歌?
这首歌用骂那英做噱头引用经典做里子,引起了广大八卦爱好者和广大遭受不公者的共鸣。
以后被老板骂了被导师pua了被陌生人坑了被身边人刷了,去卡拉ok都会唱这首。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批判和骂是两回事啊
: 批判是能要分析问题本质,研究解决方法的
: 骂能解决问题吗?
: ...................
--
FROM 117.168.37.*
现在人喜欢和流行是一回事。
但是拉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大旗就不合适了,显然当时的延安是不鼓励不欢迎这样的作品的。
【 在 ihomd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艺作品很有意思,不同的人接触了有不同的体会,同一个人在不同年纪有不同体会。
这个种子种下了,人们会在似曾相识的场合来引...
--
FROM 223.104.40.*
我是拉大旗扯虎皮,哈哈。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进行斗争”、“文艺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这首歌把把丑恶现象批判讽刺了一番,也算是向座谈会致敬了。
这样做的歌曲在流行音乐中不说凤毛麟角那也是不常见的。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人喜欢和流行是一回事。
: 但是拉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大旗就不合适了,显然当时的延安是不鼓励不欢迎这样的作品的。
: 这个种子种下了,人们会在似曾相识的场合来引...
: ...................
--
FROM 117.168.37.*
哈哈哈
主要是,你说的那些丑恶现象再掰扯,也属于客气点说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客气点说是小资产阶级们互相狗咬狗一嘴毛…
和当年对文艺作品的需要差太多了。
当然,当年的那些文艺作品放到现在听多了也会让人腻的。
和平时期文艺能起到娱乐和宣泄情绪的作用就不错了,没必要盲目拔高。
【 在 ihom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拉大旗扯虎皮,哈哈。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
--
FROM 223.104.40.*
杨坤有一首《无所谓》吧,那首挺有态度的我很喜欢
另外挺喜欢他唱歌时的气质,能感觉到一种很特别的“深情”
【 在 FirstV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你自己的经历观察,也能知道除了那些真的具有碾压优势的人之外,
: 这个世界绝大部分时候还是被人情世故、利益往来所决定。
: 他应该是自负才华却被一些所谓的混子打压而愤懑不已。
: ...................
--
FROM 27.189.121.*
这也许就是文艺作品的“导向性”或影响力吧
【 在 ihomd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艺作品很有意思,不同的人接触了有不同的体会,同一个人在不同年纪有不同体会。
: 这个种子种下了,人们会在似曾相识的场合来引用它。
: 骂人的作品之前可有过哦,可是谁会引用,谁会在卡拉ok唱某超女骂另一个超女的那首歌?
: ...................
--
FROM 27.189.121.*
同感真没必要
用最近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允许别人成为别人,允许自己成为自己”
古语好像叫得允许百花齐放 haha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晕倒…对文艺圈这些纷争实在毫无兴趣
:
--
修改:xiaoyuan01 FROM 27.189.121.*
FROM 27.189.121.*
同意你说的,刀郎歌曲的特点在于歌词的批判性,这一点在其它国内流行歌曲中教少见,也跟通常的文艺作品不同。
不过,感觉他这个批判性有些拐弯抹角,非常隐晦地骂人。
这个独特性倒是很契合现在年轻人的心态,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怒火,通过一种较安全的方式发泄出来
【 在 ihom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刀郎粉丝的表现,我也认为跟zz有关
: 但我的理解是,这首歌简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出来的硕果: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的流行音乐主体就是爱来爱去的靡靡之音,偶尔来个摇滚什么的都很小众,周杰伦的抽抽节奏算是个突破,结果就成no1了。
: ...................
--
FROM 123.119.182.*
爬楼才看到这个,真的是阳了么?测抗原了没有
【 在 FirstV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阳了,咽炎犯得很厉害。
:
--
FROM 123.119.182.*
这个我也有这种感觉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是显得堆砌,没有一个文章的清晰逻辑
:
: 也可能是故意追求这种碎片化意象堆叠的效果
: ...................
--
FROM 123.1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