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是否算是国内最宜居城市?
南方人来北京一旦度过了这头三个冬天,住习惯了,往后也不愿意离开了,因为南方老家阴冷潮湿太受罪了,比起暖气房,差别太大
冬天北京老有太阳,可以晒晒增进补钙
南方可就差多了,南方我在上海观察,1月份但凡遇到晴天(难得的感觉,百分之四十二比例也就,比北京同期百分六十六比例晴天少不少)都是赶紧抓紧晾晒被褥。。。。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当然
: 古人都知道,这就叫水土不服嘛
: 我家婆婆就是60多岁从嘉兴来北京定居的,刚来北京那两年,每年冬天通暖气的时候,都会严重咽炎,夜里喉咙痛能痛醒,同仁和宽街都看过,中药西药一大堆。到了第三年就神奇的好了,现在在北京生活十年了,已经非常习惯了。
: ...................
--
FROM 223.104.227.*
摁
是这样的
我在上海居住过五年半,经历颇深
就是这个6、7、8、9月。。。难过
【 在 tijunna 的大作中提到: 】
: 江南,大概是6月份典型的梅雨季,如果在户外,桑拿的感觉,确实是非常痛苦的,那一段也是尽量避免户外。这两年梅雨季都不明显,很短暂不到一周就结束了。
--
FROM 223.104.227.*
说句题外话啊
感觉你跟你婆婆处的不错嘛,貌似现在也有不少儿媳和婆婆处的跟“准母女”似的,不过老传统总是婆媳难处。。还经常对立,导致尽量不碰面,哈哈哈哈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这样的,我婆婆现在每年回嘉兴老家过春节,她房间里都得开着空调,哈哈哈,她也不大愿意回去了,以前刚来北京的时候,都是过完元宵节再回北京,现在差不多初三初四就催我们给订机票火车票了。
--
FROM 223.104.227.*
简直是“五好家庭”:中华好儿媳啊,烈害
话说哪怕以前婆媳不好处的年代里,即便分开住,做小辈儿的也真都把礼数带到了居多,逢年过节给婆婆买好吃的好用的,婆婆心里也都有数
现在的话独生子女结构很多,很多男的也没兄弟哥们儿啥的,那么除了婆媳关系外,也基本很少有以前的那种“妯娌之间合不来”的情况,再加上小姑子大姑子或者姑妈们再卷进来,更乱套了
麻烦极了。。。姑嫂也不那么好处。。。嫂子和大了掰子(丈夫的兄弟),妯娌之间。。。婆媳之间。。。真的超级头大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关系很好的,在一起生活了快10年了,好像就吵过两次架吧
: 她对我很好的,我平时工作忙,每天换的衣服,她都帮我洗好(当然有洗衣机了),叠好。我经常下班后有应酬,有时候比较晚,她会等我回家后再睡觉。
: 当然我对她也很不错,经常给她买衣服,过生日买珍珠项链、金手链这些比较贵重的礼物,中秋节、春节都给她一个大红包。去年新冠,全家感染,我症状最重,高烧7天,双肺肺炎,但是我还是把我唯一能搞到的一盒新冠特效药给她吃了,因为她相对高龄了。
: ...................
--
FROM 223.104.227.*
山东人口碑可以的
接触过一些,普遍直来直去,不藏着掖着,这种性格优势多、弊端少(弊端就是可能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委婉,比如指出身边人问题的时候也是直来直去,或者办一些事情的时候不大会变通)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能说运气好呀,恰好性格脾气相投,又都是比较大气、不计较的人呀
: 同时给我们山东城市女做个广告吧,基本的孝道是没问题的,毕竟孔孟之乡的传统文化嘛,哈哈哈,容我老王卖瓜一下
: 我家还好,我老公就一个哥哥,留在老家做生意,相隔千里之外,所以也就没有那些复杂的关系了
: ...................
--
FROM 223.104.227.*
直一般来说就是美德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哪怕是婆婆是亲老公,有错误也要第一时间指出来 哈哈哈哈
你说我说的对么,当然了对婆婆也要在直接指出来的基础上先把伦理带入,也不能太没大没小
孔孟之道还是要讲的
我去山东,客户请吃饭,老大一桌了。。。菜量巨大,我说咱们一共五个人也不多,都开车,吃不了多少的。。。吃多了开车犯困,对方说吃不了就剩下,没事儿,你不用管,让你们尝尝当地特色,多尝尝,满满一大桌子。。。
很实诚。。。很实在很直来直去,确实地道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是的,一般都是性格耿直的,而且没什么坏心眼,人也比较大气,不计较
: 哈哈,我好像又自夸了
: :
--
FROM 223.104.227.*
山东精英尖子学霸啥的也崇尚丑利坚
比如清华一流摄影师:严凝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额,我之前是这样的,后来吵了两次架,就改变策略了,发现婆婆有什么错,告诉我老公,让他跟他妈去沟通了,后来就没再吵过架。
: 对老公确实是这样,发现有问题肯定第一时间指出来,当然他发现我做的不对的地方,给我指出来,我也认,不会狡辩,哈哈,所以矛盾就少很多。
: 确实是山东人骨子里就是忠厚的、真诚的、热情的、耿直的居多!当然也有坏人,也有心机重的,但真的是少数。
: ...................
--
FROM 223.104.227.*
我可以脑补
因为体会过好多次N次
阴冷进入骨缝那种,只能把脚丫子放在坐好的温水里一直泡着,一旦凉了再换水接着泡,手上带着无指手套,身上披个厚坎肩儿,还得身边点个小太阳或者油汀电暖气
【 在 xiao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户外活动起来当然不冷
: 上海有些房子,室内室外温度差不多,在室内不活动,安静状态下,你再试试看
: 发自「今日水木 on NOH-AN01」
--
FROM 223.104.227.*
错
他爹妈地道章丘人,一嘴老山东口音,很地道
在家里打小严老师就通晓母语,极为熟练,山东人的特质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得会说家乡土话(当然了可以选择不说,但不能不会说)也得爱吃煎饼卷大葱(生大葱直接卷也行,蘸点酱也可以,那就更好了)
严老师7岁转学到北京一直到此后进清华,基本上北京烙印也很深入了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颜宁教授不是大兴人吗?
: :
--
FROM 223.104.227.*
对的
习惯成自然
就像东北人习惯了夏天开个电扇就成,根本没必要装空调
但是最近七、八年。。。沈阳也开始热起来了,起码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上旬也够劲儿了,沈阳装空调的越来越多了
【 在 invit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一种习惯
: 当地人真不觉得冷
: 然后吧,没有集中供暖,烧暖气这个事儿吧,需要上下左右的邻居都烧,一个楼才能暖和起来,自己一家烧,效果也不好
: ...................
--
FROM 223.10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