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五十版如果讨论潘金莲
我觉得应该讨论故事人物出现的背景啊 性格原因啊 社会历史背景啊
这些东西来讨论吧
纯批判道德 发泄个人情绪 似乎不太像五十岁的智慧
如果让我来说
我觉得故事里体现了一个女人,一生从来没有按自己的意图而活过的悲哀。
从来都是外面冒出一个人,这个女人就毫无主心骨地按照外面那个人的想法去活。
如果一个人要按许多个人的心意来活,而从来都是蒙昧到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过怎样的一生,
那肯定是要遇见非常多人间等同于死亡的禁忌。
小说人物发展的脉络,成为了命运的必然。
--
FROM 218.69.51.*
我主要觉得那些对错也好善恶也好 都是年轻人讨论的东西
上了年纪大概的方向也许是应该把这些判断扔掉
而去看到 事物究竟在时间中是如何延伸出来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潘金莲遇到西门庆,选择和西门庆在一起,这之后的生活都不能说她是被动和随波逐流的
: 另外,她手上几条人命啊,放到现在,都轮不到道德批判,法律会先把她判了的
--
FROM 218.69.51.*
我也会好奇那些历史上的恶人都是什么人
后来越读书越思考越心惊
好像
就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人
这个认识颇为可怕*_*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觉得潘金莲就是那个时代一个随波逐流的普通人,没有道德是非观,善恶不分。
: 她如果嫁给合适的人,身上的恶也许不会激发出来,
: 可能依然是人见人爱的小女人,
: ...................
--
FROM 218.69.51.*
经过了很多反思之后
我好像很能谅解包容自己和他人涌起的小恶意
甚至有时看着别人泛着恶意的状态 心里还会觉得有点儿有趣 有点怜惜
感觉大概那是很不成熟 所以不懂人性 只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
又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驾驭不了自己联结的东西
轮到自己也是一样 驾驭不了生活的时候 心里好难
幸好我们这个世界 这个社会 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多样性 足够的空间
真的是只要自己愿意 肯定还是有条路能走下去的
哎 说到此 真是感谢共产党啊~~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没见过刚生的小孩不要了扔河里入不了祖坟 也没见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也没见过崇祯帝把自己亲人连下毒带砍的...
: 此时此刻 袈裟河边 肯定不是礼仪之邦
: 那里的学生 也肯定不是在念着 切吾切以反人之切
: ...................
--
FROM 218.69.51.*
是的 我很理想主义~
很喜欢有个美好的小环境 周围都是美好的念头 大家都能掌控好自己
这些精致的小环境 可以时常待着很舒服
但是像论坛这种大范围的无意识选择的环境 总需要很多努力付出
自己还是要精进啊 论坛看来无论如何都是要付出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个几乎是无法达到的
: 一个是社会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并不了解作者成书年代是个什么真实的环境
: 二是像这种个体的东西,比如就举例说什么性格决定命运之类的,其实也弱相关都算不上,因为从统计来讲,即便类似性格的其命运都天差地别,更别说像金莲这样有极端结局的人物,其中恐怕偶然的因素更大
: ...................
--
FROM 218.69.51.*
这是深度心理学的东西
只有意识化之后才能说
如果还在潜意识里 就不能这么说
只有在深度心理学的极小环境里才能得到不偏的理解
如果成了作恶的意识化借口 那就不是恰当的信息了
【 在 pabkyh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深刻啊,原来作恶的一个动机是要驾驭自己认识不了的东西,学习了
:
:
--
修改:ying2021 FROM 218.69.51.*
FROM 218.69.51.*
所以说一神教 虽然是以一代万了 一下子让认知和参简单很多
但是人们压力太大 承受不了 非要分裂个阴影出来
这样才能缓解自己因为不具备创世的神性 而试图去理解神的那部分差异
哎
跟中国这边一层一层往上提升理解层次的垂直结构 其实也只是人类选择了不同的进化模式
都一样
【 在 pabkyh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是潜意识的驱使,是身体深层的渴望,要得到想要的而受规则和能力的束缚而不能所以作恶,得不到的就要毁掉否则会让自己很难受所以作恶,说来都是人性
:
:
--
FROM 218.6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