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游历加拿大,遭遇了一次文化冲击,我越发感觉,加拿大乃至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北美地区,其主流文化对于苦难的认识和我们有很大不同。
前几天,我去参观温哥华博物馆,见其中有个展览,是关于难民的,展厅入口处立了一个牌子,大意是提示说该展览中有很多激烈内容,可能会让观众难以接受并受到情绪刺激,参观者不必觉得自己在展厅背负着什么义务,按照自己的节奏游览即可,是否让孩子进入展厅应由家长或监护人决定,若游客有需要,可以求助现场工作人员,他们能提供紧急援助。
我看完这牌子就心说,好家伙,我在国内文博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在观展前立警示牌提醒观众做心理建设的,看来这个难民展览的内容相当惨烈,去感受一下吧,于是提了提裤子,走进展厅。
看完一圈之后,我承认,这确实是个悲伤的展览,尤其是一些妇女儿童流离失所的故事,让人心情沉重,但其内容的激烈程度也就还好,远远没到让我如展板提示中的那样无法忍受,以至于需要向工作人员紧急求助的程度。
事后我就想,博物馆官方想必也不是画蛇添足,他们提前立个警告牌应该也是契合当地观众实际心理的,那为什么能强烈刺激到当地观众的内容,在我看来就只是还好呢?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套书,《光荣与梦想》。
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社会的纪实作品,其中有不少篇幅描述大萧条时期的民间百态,当时,美国各界民众深陷绝望,以至于凯恩斯将其与持续了400年的欧洲黑暗时代相提并论。
那么,大萧条时期,美国老百姓悲惨到什么程度呢?书中举例说,人们在纽约市政厅前的公共厕所里为了抢马桶而争吵,从破烂的大衣口袋里掏着面包屑和腐臭的肉沫吃,人们排队去救济站领取不冷不热的汤,冬天需要在衬衣下塞满报纸御寒,还要去喝5美分一杯的咖啡,然后再要一杯热水,把番茄酱挤进去做成汤……
我读到这时,脑袋上就顶着一串省略号,《光荣与梦想》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是著名记者和历史学家,他出身工人阶级,上过战场,做过学术,和总统还有私交,其对美国社会的认识想必是深刻和全面的,但上述那些“惨状”就是他这种见识的美国人所描述的黑暗,是美国社会所谓的苦难。
我看完之后就感慨,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年轻又丰饶,还没有经历过什么真正的苦难,他们民众心中那些巨大的悲怆,在中国史官看来,也许只是些可以一笔带过的小小波澜,若是把南北朝,元末,明末,甚至光绪初年华北的一些史料摘出来,斯蒂芬·金的恐怖故事只怕会被衬托得像鸡汤暖文。
别误会,我并没有觉得祖先们承受过诸多难以想象的苦难是一件值得吹嘘或者夸夸其谈的事,我真正想说的是,若我们能从过去的苦难里得知人在真正的极端绝境中会怎么想怎么行动,以增进我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弥合分歧,并对那些当下依然处于苦难中的人们感同身受,伸出援手,那么祖先们的苦难就有了意义。
有时,人们就是无法理解彼此,除非,我们知道对方经历过什么。
离开温哥华博物馆后,我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个故事,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多地望风而降,及至某处,官民据城死守,叛军数度受挫,于是围城不去,双方开始了漫长的僵持。
守城官员誓死不降,眼见粮草断绝,将士只得杀战马充饥,战马吃完了就扒树皮刨草根,待到树皮草根也吃净了,叛军依然围城不去,万般无奈之下,守城士兵不得已将城中妇孺集中在一起,架起了锅…
又是一旬过去,城外叛军料定城内粮草已绝多日,城中之人断无生还可能,于是下令进攻,当先头部队跃马扬刀地冲进城门后,他们被眼前的惨状吓傻了。
原来,因多日断粮,城中妇孺已经被兵士们尽数搜捕,正和守城将领们共同守着一口大锅,喝着5美分一杯的咖啡。
--
FROM 99.2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