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买的最贵的一套书
你不是第一个说我适合当老师的了
其实倒不是表达能力
首要的是对概念彻底的理解
然后才能通俗的表达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还是你说的清楚,有一点点理解了
: 你更适合当老师,哈哈
--
FROM 39.144.158.*
人家仅仅是误点了而已
你解读这么多。。。。。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回复里面显示一片空白,是用了啥技术,是打算以后方便删掉么?但话说这样回复起来很不方便哎
: 难道你搞成这个模式是希望对方不回复?
: 这个口号出台的背景以及现在是否依旧流行,你要看一下时代背景。那个时候出台这个是属于经过十年人才断层了,高中毕业的都不会解方程到了这个程度
--
FROM 39.144.158.*
现在的大富豪大部分都是科技类的吗
就是以前的土豪,嘴上说臭老九书呆子
还不是想着法子把自己孩子往好学校塞
优先进科技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技致富?仅仅对少部分码农而言吧
: 我怎么没看到韦神那样的富在哪儿了
--
FROM 39.144.158.*
不知觉的点了回复提交就是空回复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是误点?
--
FROM 39.144.158.*
离我们讨论的科技与人文太远了
不谈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大富豪,那肯定科技类的还是少数,房地产的多但你要说房地产也有好多高科技那我就没话说了;还有贪官里面富豪多。。。
: 往好学校塞那是属于标配了好么,就像现在大家都识字没啥文盲了,要是个文盲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所以并不是他们有多向往知识
--
FROM 39.144.158.*
那我就不知道了
不小心删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他里面有回复啊,有文字啊,只不过你看我给你的回复里面是能看到你这句话的
--
FROM 39.144.158.*
我总觉得科技是技能类的
能给人类或者个人带来物质利益
人文更多的在于人的精神构建
35岁前,科技带来的用处大一些
35岁后,物质差不多了,关注精神生活了
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开始体现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远啊,房地产大佬里很多人文的。。。
--
修改:hut FROM 39.144.158.*
FROM 39.144.158.*
攻心为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缅甸的那些骗子都是从人文上下手的,
: 用科技武装一下至少被骗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
FROM 39.144.158.*
对
但是很多人没有深入概念的能力
最多做做科学家
有了深入概念的能力
知识世界更加清晰了
许多书根本不需要看了
因为作者的思维水平还不如你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是,学哲学要是不对概念彻底理解,就真的陷在云里雾里了,语义的误差可以差出十万八千里
: 还是文学轻松,可以随意联想发挥,文学和艺术就是散得太开了,哲学给他们归拢归拢,比如尼采的酒神精神,简直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 哲学家除了严密逻辑,其实也是需要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归纳力,才能把世界包罗万象进去
--
FROM 39.144.158.*
科学家基本上都是算算就可以了
从一堆数据里拟合一下就是一个规律
比如说力吧
科学家会算,但是你要问他
力到底是什么,包括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
都歇菜了
说到这个,纠结了牛顿下半生的第一推动力到底是什么
他之所以思考无果,主要是他这个问题
根本不能用他解决力学的那一套体系与概念了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在那个体系里
就是说牛顿思考了一个不该有的问题
或者说他的体系里没法解决的问题
可惜了
本质还是抽象思维(或者说概念化思维)能力有限
只能做一个科学家,智商上比莱布尼兹差太多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学家被你说得好轻松的样子哈
: 我倒是觉得科学家也很难
: 假设论证一个都不能少
: ...................
--
FROM 39.14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