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科学、神学、哲学和迷信
- 科学是用【理性】来研究解释【自然世界】;
 神学(宗教)是用【非理性的信仰】来对待【超自然世界】;
 
 哲学是用【理性】来试图研究解释【超自然世界】;
 迷信是用【非理性的信仰】来对待【自然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常常会让人觉得是扯淡,
 迷信是有病的原因。
 --
 修改:FirstVest FROM 221.237.33.*
 FROM 221.237.33.*
 
- 所以,这4种学没有谁高于谁之说,
 只有谁比谁更胡说的差别。
 
 大略而言,正是因为使用【理性】,
 20世纪之前的哲学一直想学习科学的范式,
 即哲学科学化。
 
 然而,理性的精确表达应该是数学语言,而非日常语言。
 同时因为哲学研究的是【超自然世界】,
 所以哲学科学化根本就是缘木求鱼。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哇,感觉非常有道理,且表述简洁清晰
 : 前排占座。。。
 --
 修改:FirstVest FROM 221.237.33.*
 FROM 221.237.33.*
 
- 确实没有那么绝对和泾渭分明,
 随着人类的进步,会有一些变动。
 
 大致而言,
 理性可以归结为数学、逻辑;
 自然世界大约就是原则上可观测的现实世界。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点赞
 : 维度和象限区分特别好
 : 就是理性和非理性没有那么绝对的界限
 : ...................
 --
 FROM 221.237.33.*
 
- 说哲学扯淡是因为完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根本上就没有一个判定的标准 --- 这其实就是扯淡的定义。
 此特征根植于其研究对象是超自然世界,与宗教同。
 
 但显然,神学、哲学和迷信都毫无疑问是有用的,人类所无法离开的。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觉得哲学是扯谈
 : 也不觉得迷信是有病
 : 我感觉它们都很有道理
 : ...................
 --
 修改:FirstVest FROM 221.237.33.*
 FROM 221.237.33.*
 
- 钱老师客气了!
 
 自然世界是【原则上】可被验证的世界,显然不是哲学所关注的主体。
 当然,随着科学的演化,有些原以为无法被验证的东西,
 后来发现可以被验证,这部分地盘自然就被科学抢去了,
 于是哲学和神学就缩小了它们的地盘。
 
 大约1950年之前的哲学基本上都是研究超自然。
 有个大致的区分:
 
 古代哲学  研究   本体论或曰形而上学
 近代哲学  研究   认识论 -- 大概就是Talker那个帖子所述。
 现代哲学  研究   语言哲学
 
 实用主义可能容易被其名称所迷惑,但其主体还是研究认识论。
 其实我们当今不自觉采用的很多观念都来自于实用主义。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三段话里面的分量都很足啊,学习了。
 : 唯有一点疑惑的是,哲学是不是也研究自然世界啊,比如实用主义哲学等等,但我对哲学完全门外汉哈,就知道个名词,也可能望词生义了。。。
 :
 --
 修改:FirstVest FROM 221.237.33.*
 FROM 221.237.33.*
 
- 不一样的。
 
 经济学并不是原则上不可验证,
 只是验证的代价太大,或者太困难罢了。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1.237.33.*
 
- 谢谢~~~
 
 【 在 myheart20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点像打擂台似的
 : 不过这几个名词解释的很好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221.237.33.*
 
- 我这里的自然世界指的是原则上可观测、可验证的世界。
 
 其实在近现代哲学(1900年)之前,上帝都一直还是哲学的核心研究对象。
 例如在你喜欢的笛卡尔系统里,上帝就是最核心的组分之一。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哲学可能有脱离日常生活的成分,通俗点说是扯蛋,但不能说是关注超自然世界。
 --
 FROM 221.237.33.*
 
- 另外,哲学学起来是非常简单的,只是大家没那个耐心而已。
 尤其是笛卡尔、康德等人的哲学相当易学,因为他们的理论很有体系。
 反而是一些具有零散观点的人的哲学不好学,因为不成体系,难以很快把握和记住。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三段话里面的分量都很足啊,学习了。
 : 唯有一点疑惑的是,哲学是不是也研究自然世界啊,比如实用主义哲学等等,但我对哲学完全门外汉哈,就知道个名词,也可能望词生义了。。。
 :
 --
 FROM 221.237.33.*
 
- 尼采恰好就是看起来比较麻烦的。
 对比斯宾诺莎式的极端的严密体系,
 尼采采用的是另一个极端的,跳舞式的格言警句方式,
 所以总结理解他的体系比较烦人。
 
 不过,归根结底,包括尼采在内大部分哲学家,
 其思想的核心还是在于认识论。
 据我所知,尼采是唯一一个逆柏拉图主义者,
 只要抓住这个根本点,就比较好理解了。
 
 【 在 ihomd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句王尼采好学吗?
 :
 --
 修改:FirstVest FROM 221.237.33.*
 FROM 221.2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