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音乐是心灵之声-乐器博物馆
不能 不能
吸面条 不能直通 可能会呛着
吸气 你就放心大胆的吸 而且 一定要气入丹田 要不 容易晕
【 在 wo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以为吸面条呢
--
FROM 47.144.151.*
真品摆在橱窗里 仿品在外面 从博物馆升华为体验店 搞不好 再直接卖点仿品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不是展览馆了,是乐器店
: 这样搞,没过多久这些珍贵乐器就报废了吧?
:
--
FROM 47.144.151.*
啊 我说了 毫不相干 的两句
哈哈哈哈
第二句 你可能没见过 非裔同胞们 在街头 倒扣几个水桶 然后当打击乐来敲 节奏感挺好的
讲究一点的 用上不同的水桶
历史上 基本没有塑料乐器
等塑料出现的时候 乐器的历史大布局 都已经完成了
其实 塑料是个挺好的材料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这次硬是没看懂你说的,汗
--
FROM 47.144.151.*
你这个 信达雅
lion head 肯定是不行的 已经被历史批判过了
【 在 novicer 的大作中提到: 】
: Lion-head-shaped meatball?
:
:
--
FROM 47.144.151.*
哦 对了 第一句 应该挺直白的: 名字 不一定能够 表达 意义
比如 口琴 是用口吹的
听众 知道了这个名词
下次吹到 gang琴 可能会觉得 什么? 竟然还有 肛琴?
哦 原来发音器是钢的啊
下次再听到 扬琴 又可能会觉得 这是 杨木 做的
其实 它不一定是杨木 甚至于 几乎一定不是杨木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这次硬是没看懂你说的,汗
--
FROM 47.144.151.*
你如果用冷水泡的... 莫不是 你平时吃的太肥腻了 里面多是油 所以水化不开?
【 在 l3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都是直接扔水里,从来没有拧开过
: 洗完之后总觉得音就不准了......
:
--
FROM 47.144.151.*
-- 塑料鼓不知道敲起来会是什么听觉感受
心动不如行动
碗里装上不同量的水 摆开 就是一套音阶
骨瓷的声音有点闷 塑料的更闷 陶的闷 细瓷碗可以高音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啊,塑料鼓不知道敲起来会是什么听觉感受
: 我看见过锯木头那种钢锯演奏的音乐,很有意思
: 总之各种东西都有自己的韵律,物质波嘛
--
FROM 47.144.151.*
-- 比如汉语拼音叠加一个图片不就好了
我个人觉得 关键是 名字 经常是没啥用处 原汁原味就行了 音译就好
除了 象 防晒霜 打印纸... 这些能表意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语是音形分离的文字吧,我的意思是说,像传统已经有译文那种,比如你用的那个恶心的例子,钢琴,piano
: 但是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比方说葫芦丝?这一类的其实有好多,比如北京的胡同名称,我觉得就直接用汉语拼音,但是这个就存在你说的和意思对不上的问题。但现在能不能用人智这些技术来解决这类问题,比如汉语拼音叠加一个图片不就好了,在汉语拼音hulusi的位置,叠加一个葫芦丝乐器的图片
:
--
FROM 47.144.151.*
那是因为你一直买的都是正品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咳咳咳,我怎么把高仿这个事儿给忘了呢
: 这主意,高,实在是高
--
FROM 47.144.151.*
-- 不知是不是真的和牛
皇帝的女儿 就算是丑的 也能卖个大价钱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买的那种速冻的雪花和牛粒
: 不知是不是真的和牛
: 价格倒是不贵,也可能又是科技与狠活
--
FROM 47.14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