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论大雅怎么才能兼容大俗
沧海一声笑
梭哈上头
小心豪情痴痴笑笑
啦个没完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1.217.27.*
赢了会 所 嫩 模,输 了 下 海 干活
话说你整天 大海 灌 溉的
是不是因为梭哈输了呀?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1.217.27.*
思路大开啊
会所用来养精蓄锐,去的怕是中老年养生会所吧
【 在 hongyan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格局啊 格局要打开
: 当然是输了去会所 养精蓄锐 以待再战
: 赢了 不可沽名学霸王 易将胜勇追琼蔻
: ...................
--
FROM 221.217.27.*
隔壁说你帖子得加分,我发现你这个雄文我还没好好回,之前全是歪脑筋
整个大学我几乎都在研究米兰 昆德拉,媚俗,刻奇这个词就从他开始被人熟悉。他媚俗的定义极其广泛,文艺青年的感动,政治小降的立场,所有抛弃个人体验被引导的集体无意识,几乎都被列为媚俗。包括我们在这里发帖和评论,你帖子里提到的一些共识,媚俗 简直无所不在。
那会儿发现这个定义简直发现了新大陆,终于可以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开脱了。但思考多年后,我后来却完全忘了思考过程,竟然对俗和雅没感觉出什么分别了,反而是20多岁时,有一次坐公交车,看到有个食堂工作人员在非常认真一条条背诵‘‘着装整洁,讲究卫生’’这类食堂工作考试答案时,才觉得,俗其实也是“熟”。我因为对食堂工作不了解,只会觉得这个考试搞笑,而那个食堂人员肯定觉得这是个无聊透顶的考试。
那些我们最了解而且无法脱离自身立场的东西,也可以称之为集体无意识,由此不自觉产生的观点都可以是俗的。
摘一段很早我以前写的:
‘’种庄稼的觉得自由很俗,茶花女觉得爱情很俗,贵公子觉得野心很俗,小青年觉得奋斗很俗。你如果能把某些东西定义上 俗 的标签,说明你一定了解过它、体会过它,虽然未想完全接纳它,但不得已,你曾经或者现在已经沾染上了它。
“俗”或许是现在的印记,或许是年轻时的印记,或许是父辈的印记,或许是还无法记忆起的祖先的印记,不管是谁,不入空门,又怎能脱俗,而空门,追根溯源,也究竟是先辈“巫术”的结果。与其说曾经的巫术,不如说是现在的艺术,也许,也只有这一点,能让凡庸的人,偶尔有个优雅的姿态,吸入一口空灵的气息。‘’
看,结论是必须入空门才能脱俗变雅了。艺术也只能是向空门中一瞥,大部分人瞥的姿态还不对,所以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不讲究俗和雅了。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颜大才子苦恼自己太过风流高格调,下笔总是因为阳春白雪,曲调太高以至于唱和者寡,这让我这个研究了媚俗问题N多年的心有戚戚焉,特地开贴恳请各位地中地老献计献策,共图媚俗大业。
: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他自己...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
太过奖了
只是觉得你思考的问题正好也是我以前思考过的
所以觉得咱们应该有点共鸣
其实我现在的脑子,已经什么也思考不了了,还不如二十多岁时清醒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遗憾我不会Re全文。
: 拍案叫绝!
: 真拍桌子啦
: 苏杭的文字,我其实该偷偷存起来
: 哪天直抄了用
: 果然是同款水瓶和NT人,一见如故。
: 太好了
: 应该单开贴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
你把这个定义区分更精准了
我这里只是说了一个总体的俗,不加入道德的标准,而是生活的日常。
也没区分媚俗和从俗,是定义最广泛的从众,但如果不剔除比如吃饺子等日常行为,这个媚俗的标准又太泛泛了,或者可以把媚俗定义为一些抽象的精神活动,比如如何看待吃饺子这个行为,而不是吃饺子本身。
媚俗的人也指代所有人类,不是特定的某些人。
所以我这就是随笔一写,不是很科学精准的哈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大的话题,你谈得又深刻,指望全面精准地回复是不可能的了。
: 我只能用自己的职业病来回应。
: 关于什么是什么是媚俗,媚俗好还是不好,首先得定义一下概念和适用范围,越小的范围内,才越好精确地回答。
: 所以,...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
你是区分了媚俗和普通的从众
我这里没有区分呢
我把普通从众都称之为媚俗了
甚至别人觉得不是从众的行为
也被我归到媚俗一类了
哈哈
这也许是看米兰昆德拉的产生的不良后果
词语的定义变了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一直觉得大众化是不叫媚俗的,咱们国家一直有大俗大雅的统一理念,过去到现在都是。
: 但是媚俗确实是很严重的,网络时代为流量制造出来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叫媚俗了,就是恶。
: 跟20年前相比,媚俗是现在的主流...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
也是,你这个方法比较实用呢
我这个其实就是通感了一下
也是把很多问题联系了起来,但没切割,也没特别针对哪类现象
就想看看到底 怎样能 摆脱那种什么都觉得 俗不可耐 的困扰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说我遇到啃不动的问题,上手就是先给切割了哈,一点点啃
: 用这一粗苯的法子,可以把任何大问题切到咱可以应付的地步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
哈哈
是我年轻时自己觉得什么都俗不可耐
那会儿就是很酸臭
觉得写什么都俗
总想另辟蹊径
只好用普鲁斯特art pour art理论
想着在审美和词藻上提高一点
再后来过了好多年
连词藻也懒得提高了
再后来
连小日记也懒得写了
哈哈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觉得什么都俗不可耐----这就是大俗,别理他就完了
: 酸臭文人
: 总以为脱离多数就算高贵,贵重哪里就这么机械简单?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
我的方法其实也跟你有点类似
但可能没有你区分那么多层次
我一般是对问题先分析立场,抽离出所有概念中的终极概念
想好屁股坐在这个终极概念的哪个象限
再把问题细化分解分析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一般比较笼统的
忽视很多细节的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对付一切
: 其实文无定法,文章如果不能打动你,谁写的也不用理睬,多数名都是虚的
: 比如我们在把专家的看法引入结论的时候,首先就会被框在定性结论部分,不会取代定量结论,其次专家会被广泛随...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