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原生家庭
的确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深入骨髓。
我大约高中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排斥控制接受。现在看,应该是年龄越小越容易分剥开。
后来原生这两个字逐渐流行了,很多成年人会拿来做挡箭牌,将种种不如意归结为原生的影响。我身边和网络都有,水木也时常有十大出现。
实际可能是,原生占据的地方是性格上的弱点,正视弱点或许才会会有改变。
--
FROM 223.104.111.*
有些行为是下意识反应 脑子反应过来就晚了
【 在 ilovean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识到,再改,还不一定对,挺难的。
--
FROM 223.104.111.*
无法反驳 但是世界需要文科生
【 在 foxknox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生一词被一些文科生玩坏了。。。
: 一些文科生整天瞎几把没事就喜欢捏着小手绢或者揪着光秃秃下巴上稀疏的几根毛,咬着笔尖想些能让同行觉得“卧槽,这个不错”的新词儿。。。诸不知这帮傻鸟已经毁掉了多少词语了。。。
--
FROM 223.104.111.*
关键是 其实只对自己不好
【 在 starw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可以心安地做点不好的事儿。
--
FROM 223.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