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春分之日玄鸟至
哈哈,描写鸿雁的歌都一一祭出了啊
文心一言说,还有《鸿雁归》《鸿雁飞飞》,不知道还有什么。
下次还可以接龙个描写鸿雁的诗,
然后等我们接不上的时候,ai鸿雁就现身了:你们啊,怎么连《……》都不知道?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对歌对到这份儿上,必须祭出那首著名的《雁南飞》了!
: 这才符合鸿雁时不时侧漏出的波普艺术家气质
:
--
FROM 114.250.182.*
看来咱们几个想法都差不多,都觉得他太感性,有点女人中的女人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柳永啊,感觉天天跟个女人一样。。。
:
--
FROM 114.250.182.*
这两首很有味道,我给抄在诗词本上了。我现在什么诗都背不下来了,只能靠抄一点经常看看哈。
原来第一首 目成 天水碧 都是有典故的
我也喜欢这种把情感内敛在特殊的景物或典故中的,不太喜欢直抒胸臆的。
而且这两首表达的都是很微妙的情感,也就是诗人可以借助特殊的场景来表达,普通人根本表达不出。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喜欢的是这样的,不要太多废话,但是有一些情绪的力量在里面的:浣溪沙·修到南屏数晚钟:清·陈曾寿:修到南屏数晚钟,目成朝
--
FROM 114.250.182.*
清代也有这么多好诗呢,我都不知道,而且网上查不太到这些诗的注释,你把背景还介绍了,你以后给我多推荐一点好诗吧,我读诗读的很少。
第一首把含恨,不甘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全部通过写景就写出来了
第二首虽然 同舟,共眠,但 各自寒,也是很无奈,错的时间错的爱,古人也是很含蓄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对,这两首诗说起来也有缘故,第一首是清末诗人,写的是亡国的情感,陈增寿是末代皇帝的老师,从北京跟到东北晚年又辗转到了南屏
--
FROM 114.250.182.*
哇,你这么一说,各个朝代好多诗词都可以串起来理解了
以后就找动乱时期的诗词来看,所谓意难平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在亡国这种巨大变动的时候,都会产生很多比较好的作品,所以我那个梦里才会说人类愈痛苦,则文学愈繁荣这样的话。比喻杜甫在
--
FROM 114.250.182.*
谢谢推荐啊,我已经下单买好了,有空看一看,要不这诗词都入不了门。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了好几年的叶嘉莹讲诗词,也只看了一半,算是半瓢水吧,也是现学现卖。她有一本人间词话七讲,里面有不少很好的词,专门评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原著写的有的艰涩,她讲的比较通俗一些,很薄一本,我是看的电子书。
:
--
FROM 114.250.182.*
电子书比较好,书本不容易拿起来,因为老放不下手机,不过电子书看多了眼睛疼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电子版其实我有,不过我猜你可能不经常坐地铁就没发给你,我是没办法,只能看电子书。
--
FROM 114.250.182.*
不管了,管他心里怎么想,他爱来不来的。
反正是个论坛,都是来去自由。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但问题是就像你首页写的,有大狂风尤其是针对他的时候,他就消失了。所以我觉得他应该还是喜欢风和日丽的时候吧
--
FROM 114.250.182.*
没想到你想法很多呢。
生平概述,得有新的角度切入吧,或者你有很多新的联想?我感觉现代人喜欢短平快,不必面面俱到,有一些新颖的角度就很不错,所以把浩大工程浓缩一下,也许就能上手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反正你已经买了,就看书吧,不用纠结了:我之前还有想法写一个唐朝诗人的生平概述的,不过一想想工程浩大,就让人望而却步
--
FROM 114.250.182.*
得对历史特别了解才行
有大量的考证工作得做呢,说不定很多资料得去一些博物馆才能找到了
如果把这些诗人的生平给文学化故事化呢?加入些联想,会不会又有点儿戏?如果这样,就不必考证那些细节了。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平行概述也适当综合一下,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叙述手法,不算纪传体也不算编年体,某一段时间有哪些诗人表现活跃,这个时间段他们为什么来到了这个地方,诗人之间的联系是啥样的,因为考虑到诗人之间经常会互相赠诗,比如李白送孟浩然,李白送王昌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等等
--
FROM 114.25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