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好的诗词
论起诗词之最,我投杨慎一票,廿一史弹词,空前绝后。
尤其是以下的两节,难分伯仲。三国如果开篇少了杨慎的临江仙,减色一分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五霸七雄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
修改:redapron FROM 111.193.136.*
FROM 111.193.136.*
最婉约细腻的曲子红楼,作曲是王立平
最恢弘豪迈的曲子滚滚长江东逝水,曲作者是谷建芬
所以从来都是异性才最知音
谷建芬老师只做这一首很遗憾,如果能给二十一史弹词都配了曲,
让大明第一才子的大作可以口口相传该多好
--
FROM 111.193.136.*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画面感,评书感拉满
: 还得感谢原版三国拍的好
: 再老点祝延平的武松和忘了谁演的诸葛亮空城计我也是印象很深刻的
: ...................
83版三国,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包括85版四世同堂,每一部都是精雕细琢的经典
那一段的东西算不上丰富,但是够经典。
三国和红楼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配曲水准之高也是一绝,配得上已经登峰造极的原词。
--
FROM 111.193.136.*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到底有没有踩过刀郎?
:
我没关心过这个问题
--
FROM 111.193.136.*
【 在 dingo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单老的嗓子念出来才够味
说起单老,怎么没人开贴谈谈当年那些难忘的声音。
我是听收音机长大的,单老,田连元,各种曲艺,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各种译制片配音。。。对了,光那个《小喇叭》节目里的孙敬修讲故事,我都每天下午4:30准时到收音机边坐下。
--
FROM 111.193.136.*
水浒也没什么像样的主题词吧,小朋友爱看也就是因为通俗半白话好理解。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水浒的音乐就全无印象,红楼比三国经典音乐更多些
--
FROM 111.193.136.*
【 在 snowfield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道水平有限,但感觉和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有点相似
:
我脚得,大苏的上一段气势恢宏,但是下一段里的“小乔初嫁了”和“人生如梦”有点拉分,“樯橹灰飞烟灭”的场景里,儿女情长有点违和。
对啦,你是不是因为刀郎的缘故,所以给滚滚长江东逝水扣分?咱们要公道点,鸡蛋好吃就行,别管是不是你喜欢的母鸡下的。
--
FROM 111.193.136.*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慎啊 赞
: --
: 发自xsmth (iOS版)
是啊,杨慎出品,全是精品,按优秀率算,是才子里的才子。
--
FROM 111.193.136.*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年引以为傲的技能就是边听评书边写作业
: 最早听收音机孙敬修的西游记,羊力大仙、鹿力大仙还余音在耳
: 还有小喇叭的开场歌词,嗒嘀嗒
: ...................
一毛一样
那个“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真是太上头了
简直就是召唤我的号子
那时候家法很大,每周只有一个晚上可以看电视,我就用个调频收音机,天线上摇摆天线,谁家放电视我就对准了,83版射雕我基本是听下来的,场面人物全靠脑补,竟然跟看电视业没差多少
--
FROM 111.193.136.*
【 在 LinQ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更多的,
: 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
: 小年轻,就不一定这么看。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记忆
: ...................
经典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我娃跟我谈杨慎
喜欢的都是90年代的歌
武陵一代人生逢文化盛世
还是体验过很多好东西的
--
FROM 111.1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