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杜甫
说说杜甫
说到杜甫,眼前不禁浮现出三首诗,分别是望岳、春望和登高,这三首诗都是入选了语文书的,表达了杜甫青年的激情,中年的痛苦和晚年的悲凉,也是唐朝从盛唐走向晚唐的历程,所以人们也称杜甫的诗为诗中之史。
杜甫的痛苦不是为自己而痛,而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如果用一个字来标识杜甫和国家的感情,我想只能是爱这个字。杜甫是爱着这个国家的,爱到什么程度呢,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是她,不在一起的时候心里就老是想她,想到睡不着,睡也是睡得很浅,深夜里睡醒了还是在想。。杜甫在《春宿左省》中说:“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是杜甫夜宿宫门外值班室的情景,因为写了奏折,一晚上都没怎么睡,他是太投入了。
想她睡不着,有的时候却又无可奈何。曾经逃离敌营,穿越三百里山野,“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终于来到凤翔新皇帝的行在,“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杜甫是把心都掏出来了,可是在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中,他却并不能改变什么。
有的人说那是杜甫能力不行,有能力自然能得到佳人芳心,有能力国家也会重用你啊。这几天我也考据了一些和房琯案相关的细节,杜甫的能力似乎和房琯案关系比较大,这也是杜甫走向仕途后的第一个挑战。
在安禄山叛乱后,玄宗逃到成都,太子在朔方Military大本营灵武登基,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当时唐朝有十大Military,安禄山掌握三个,即范阳平卢河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东北和河北,剑南,岭南,南疆,北疆都太远,起不了多大作用,陇右要防卫吐蕃,河西要防卫突厥,朔方离长安最近,可惜为了支持守潼关,基本上都被败光了,只剩一个空架子。而且太子和玄宗逃离长安的时候是秘密进行的,大臣们不仅没有跟在皇帝后面,有不少还被俘虏了。所以也可以说太子在灵武登基是很仓促的,差不多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房琯先是追随700里追上玄宗,在成都被授予吏部尚书,后又被玄宗派到灵武对太子进行册封确认,在乱世烽烟之间,房琯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新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房琯无疑是忠诚的,房琯也可以说是唐肃宗一朝第一个正儿八经的文官,在房琯的主持下,新政权的文官系统和规章制度就迅速建立起来了。
唐肃宗和房琯交恶明面上有两件事,一个是房琯领兵三万攻打长安,结果全军覆没,房琯只身逃回,一个是房琯的门客董庭兰受贿。初一看好像房琯挺无能,而且治下不严,就这样,杜甫这个八品的拾遗竟然自不量力,又不识时务,好像还善恶不分,居然上疏为房琯求情,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掩卷深思,似乎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难道杜甫就不知道吗,难道他真的是一个只会写诗的糊涂书生吗?
其实在安禄山领兵南下的时候,虽然有很多城市望风而降,但是有一个书生在河北平原郡却守住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书法家颜真卿。虽然是步兵对骑兵,但是有军心,民心和坚城,还有正义在手,竟然也打得有声有色,和后来的袁崇焕利用宁远小城却能阻挡满清的铁骑如出一辙。
房琯的军队虽然号称三万,却是朔方留下来的老弱病残,大多都是步兵,也缺乏训练,更要命的是皇帝派来的太监监军还在一个劲的催促赶紧进攻,在无坚城依托下,这些老弱残兵在野外也只能是被屠杀的命,所以军事失利房琯最多只能负30%的责任,后来房琯面见皇帝时负荆请罪,皇帝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那么,房琯的门客董庭兰受贿,这个事情有多大呢,我们先不说受贿本身是不是冤假错案,就算是真的,房琯本人也并没有受贿啊。但是由于房琯身上打了玄宗系的标签,毕竟不是自己人,就是要整你又怎么办呢?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大家都不说,在这种噤若寒蝉的气氛下,杜甫竟然回帖了,回帖就回帖吧,杜甫还杠了一句,“罪细,不宜免大臣”,万籁俱寂之下,这样的声音显得格外的刺耳,一时惹得皇上大怒,震怒之下,就要治杜甫的死罪!幸好杜甫是个言官,后来有人出来解围说,如果这次治了杜甫的罪,那以后言官都不敢说话了,就这样杜甫才逃了一死,不过仕途是到此为止了。
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杜甫为这件事后悔过吗?二是杜甫应该怎么做才对呢?这里有两首诗,实录如下:
《别房太尉墓》,765年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建都十二韵》摘录,761年
牵据恨不死,漏网辱殊恩。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第一首是杜甫后来在房琯的坟前写的,“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他并不是为自己哭,而是为房琯哭,所以他后悔吗,我看他一点也不后悔。如果有后悔,那也是“牵据恨不死,漏网辱殊恩”,他只恨当年没有以死抗争,为苟且偷生而羞愧,汉庭的贾谊,楚国的屈原才是他人生的榜样啊。
将心比心,如果换作是我,在当时的气氛下,我可能没有那个勇气站出来,论勇气我不如杜甫。这里除了勇气之外,杜甫还表现出来了读书人难得的侠义和气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留在君王身边确实很重要,可是做官真的就是读书人的终极追求吗?如果失去了仁义,真理和大义,我们还能有幸认识到杜甫这个人吗?如果没有人格上精神上的完整,那杜甫也就不再是杜甫了。
杜甫是爱着这个国家的,爱而无怨,爱的真挚。“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可谓情真意切,无私忘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爱着这个国家,是真的希望她好,她好了就什么都好。
在杜甫生命最后一年,也就是770年,杜甫在长沙和李龟年意外重逢,就好像水木倒闭了三十年,突然在异国他乡遇到版友一样。“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一个是皇上的弟弟,一个是宰相的弟弟,杜甫,李龟年在那样的场合,在三十年前,一个人唱歌奏乐,一个人写诗写歌评,没想到,三十年后,多少世事变幻,多少次梦回长安,如今的大唐却是山河破碎风飘絮,物换星移几度秋。杜甫就要走了,有一些遗憾,也有几分放不下,但是他却并不后悔。
--
修改:klbs FROM 120.244.136.*
FROM 120.244.138.*
前面后面算是吃老本,中间部分是我这半年读书的部分成果,这几天又突击补了一些课。感觉大诗人都不太好写,主要是好作品太多,把这些作品串起来很不容易,本文算是我的一点点尝试吧。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 杜甫你写了三部分
: 前面是对家国的热爱与执着
: ...................
--
FROM 120.244.138.*
如果说杜甫,确实晚年更值得一写,现存1400多首,有九百多首都是到了成都以后写的。这一篇主要目的是想探讨杜甫在爱国主义情怀下还有他的执着无悔,以区别于那些怨妇诗。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因为线索太多太复杂,大诗人可以从很多线索写的
: 其实你不用着急写,可以慢慢一点点挖掘,找一些新奇特的角度,把一个诗人分几篇写也行
: 当然,也看你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想以后自己经常读一下,就细致一点写
--
FROM 120.244.138.*
写杜甫的很多,总给人印象距离太遥远,我是想走近他的。其实宫怨诗怨妇诗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诗人写的,特别是那种怀才不遇的男性诗人写的,诗人是把对国家对君主的感情隐含到情人的语境了。所以用情人来类比杜甫对国家对人民的爱是我第一感想到的,这种爱不是那种空喊的大爱,是有具体的心理和行为支撑的。最喜欢他那句,叹息肠内热,从心理到生理,不仅是心,连肠子也起反应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一篇和另一个id写的简直是两个极端
: 她是理性到极端
: 你是感性到极端
: ...................
--
FROM 223.104.41.*
两类诗人的比较算是一个新的课题了,可以单开一篇来写写。找到两篇给你看看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宫辞
唐·李商隐
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有宫怨诗这种题材,那前面你应该把这些明确写出来作为对比,甚至写一下为什么诗人会把国家比喻为情人,这里面诗人肯定是有考量的,不会随便比喻。
: 突出一下 两类诗人对于同样人生境遇的不同态度,不同情操
: 怯芯咛宓男睦砗托形С诺摹W钕不端蔷洌鞠⒊δ谌龋有睦淼缴恚唤鍪切模ψ右财鸱从α恕
: ...................
--
FROM 124.17.26.*
看到哪里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具备相关知识,纯粹友情点赞。。。
:
--
FROM 124.17.26.*
我看了一下,这里面有五首都是我们以前语文课本上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没看,只知道说的是杜甫,呜呜呜。。。
--
FROM 124.17.26.*
因为房案有点绕,历史上跟杜甫相关的记录只有一两句,如果不说清楚,就真的误会为杜甫是因为无能或者识人不明所以当不了官的。是想借这件事说明杜甫是爱这个国家,但是他也有他的坚守和人格追求。
【 在 ziff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的挺好。不过房案笔墨太多,有点偏了
:
--
FROM 124.17.26.*
刚才少算了一首,白日放歌须纵酒这首也是语文教材里面的,可能我讲故事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应该大致还记得,不过也仅限于诗本身而已,因为毕竟字数少哈哈,长恨歌我都没耐心读完
:
--
FROM 124.17.26.*
油盐不进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你的水平,是我的阅读偏好问题,古典的我基本不看除了诗词歌赋。另外对这些的解读除了字典那种其它也都不看哈哈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