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沙特未来城多家中企中标
文学当然是理想化的情景,不过和之前的命题不冲突,也就是现实中的人一旦分开很难再走在一起的原因还是不爱或者是不够爱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实的爱是一种需要,如果没有需要,就不会爱了。
: 文学中的爱,不涉及需要,是作者隔离了无数现实条件虚拟出来的。
: 比如杨过瘫痪了,现实中他一定先找个保姆,而不是等16年等小龙女
: ...................
--
FROM 223.104.41.*
这段话字都认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认知决定论者,认知改变的话,很多条件就变了,现实情况也都基于认知。当然,认知有理性也有感性的部分。
: :那也不可能绑死在固定的那颗树上
--
FROM 223.104.41.*
其实你是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需要什么,然后尽量让喜欢和需要一致化。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实和认知,一个是事实,一个是心里活动。但我们永远不能不经过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到现实,所以认知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现实。看待现实的角度可能有180种,如果客观现实无法改变,就强迫自己改变主观认知,这就是最大的自己可以把控的现实。
: 所以,我说我是现实的认知决定论者,我的决定都不是从随意臆想的现实出发的,而是去根据自己的原则,调节看待现实的角度。
: :这段话字都认识。。
--
FROM 223.104.41.*
也不虚化,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你如果喜欢一个人,是真的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时包括睡着了都能想到她的。不够爱也就是她在你心中每天驻留的时间在慢慢变少了,直到你再也不去想她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爱这个词,这个太虚拟化了。
: 不把它分解成无数个可以理解的具体概念,大家理解的爱差别实在太大。
: :文学当然是理想化的情景,不过和之前的命题不冲突,也就是现实中的人一旦分开很难再走在一起的原因还是不爱或者是不够爱了。
--
FROM 223.104.41.*
当然,精神喜欢,外貌喜欢,物质需求,安全感,都是实实在在的喜欢,说是硬需求也可以。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其实觉得所有喜欢的都是需要的,只是需要分短期需要长期需要,表面需要深层需要,可实现的需要,不切实际的需要。
: 喜欢是个很感性的东西,一旦用理性把它解构了,底层应该就是需要
: :其实你是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需要什么,然后尽量让喜欢和需要一致化。
--
FROM 223.104.41.*
喜欢很简单,没有爱那么复杂,不过爱都是源于喜欢的,如果两个人都是这样喜欢对方的,那就可以爱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喜欢啊,源自自己的缺失,这种感觉其实也挺好,一生也遇不到几次,算是全情专注在一件事上。
: 但我觉得这个不够达到 爱。爱还要考虑对方的需要,有更多奉献的成分在其中吧
: :也不虚化,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你如果喜欢一个人,是真的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时包括睡着了都能想到她的。不够爱也就是她在你心中每天
--
FROM 223.104.41.*
普通人比较难,认识的样本量没有那么大,约束条件还比较多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喜欢也不简单,世上其实没那么多人匹配需要的,当然,有些人的需要比较浅层,可能适配度好一点。有些喜欢,简直得撞大运了,可能几十万分之一的几率吧。
: :喜欢很简单,没有爱那么复杂,不过爱都是源于喜欢的,如果两个人都是这样喜欢对方的,那就可以爱了。
--
FROM 223.104.41.*
这个时间没有重叠,是读研究生之后的事了,当然不知道
吃了两年当然早就表白了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还漏了一个没问,跟这一个吃饭的故事初恋那个知道么?单独一起吃了两年没表白?
--
FROM 124.17.26.*
你不看上下文,吃了两年饭连手都没牵啊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哇,那这一个就是到婚礼上才牵手的吧?
--
FROM 124.17.26.*
前面说了,不是没敢牵手,是没牵成手,最后没在一起,都没定情,更没后面那些事儿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表白了没被拒,然后一起吃了两年饭都没敢牵手,这肯定是奔着结婚去的啊,我这推理没毛病吧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