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住院见闻录
上海不请护工么?都是家人照顾?
【 在 Earth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1. 生病虽然老年人占比高,但另50%不分年龄。病房四张床,分别15、25、70、75岁。其他病房类似
:
: 2. 生病小朋友容易娇惯。15的整天打游戏,乱吃东西
:
: 3. 25岁的有四位家属在照护,经常同时出现,最少也有三个人同时在,都是老年人。75岁的是两位家属轮流照护。
:
: 青年人得病,老年人有空。老年人生病,中年人没空
: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4.247.52.*
这说起来还是和我在北京看到的有点不一样
【 在 Earth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接触的样本量较小,好像也不能代表上海
: 在三家医院陪护过,没遇到过一对一护工
: 一对多的有
: 都是有家属陪的
: 护工负责擦洗,家人出去吃饭的时候照看一下
--
FROM 114.247.52.*
护工多,上午进病房 不到一小时在病房的护工都请完了。也许也看科室 我感觉护工如果长期在一个科室其实比家属知道的需要照顾的地方要全面
【 在 Earth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更常见一些?
: 说实话,有护工是说得通的
: 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双职工的两个独生子女怎么照顾长期住院的老人,还有一个孩子
--
FROM 114.247.52.*
一对10那和不请也没啥差别了
【 在 Earth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找这次陪护的医院护士长聊了几次
: 这里近一年都没有一对一护工
: 原因是:
: 一对多,120
: 一对一,300
: 一对多可以对10
: 所以是定价问题造成了没有一个人愿意接一对一的单子
--
FROM 114.247.52.*
病房那环境真的呆久了没有心情好的
【 在 Earth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上次陪护没遇到护工,可能是因为疫情
: 医院要求只能有一人陪护
: 所有人必须隔离在病区,直至出院
:
: 我觉得一般心理素质时间长了都要崩溃,疯掉
--
FROM 114.247.52.*
我在病房看到过夹在输液管上的蜂鸣器 流完了会叫 很好用
【 在 EarthSpace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连看挂水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了
--
FROM 114.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