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独行——给阿斯伯格
对,不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方的经历一定是你的盲区,倒不一定是他赚了多少钱才能吸引人。比如一个从喜马拉雅山顶下来的男人,或者是去非洲刚刚执行了古井公益计划的那种,总之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每个人看重的高大上的东西也完全不一样
: 所以这种给男人女人分类,也就是玩一下梗而已
--
FROM 120.244.138.*
经历也就意味着ta可以给我带来新的信息啊,品格和思维也是需要靠经历支撑的,我们总不能天天面对面谈品格和思维,还是要不停的有新的信息进来,这样感情之树才能常开常青。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居然会被一个人的经历所吸引!
: 我感觉我从没被任何一个人经历吸引的,我感觉我对任何经历都不敢兴趣
: 我只感兴趣一个人的品格和思维
: ...................
--
FROM 120.244.138.*
录一首新歌,一次文学创作之旅,学了一支新的舞蹈,哪怕是做了一道之前没有做过的美食,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在感受之上还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这样,在事和情之间不断把我们的生活向前推进。当然,一次成功的投资,或者是事业上做出来了新的成绩,新的产品,能影响很多人的,更可以拿出来吹一吹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通人的一生能有多少经历呢
: 大部分还是重复性的
: 但是有了思维就不一样,任何最简单日常的经历都可以感觉自己在上天入地,环游宇宙
: ...................
--
FROM 120.244.138.*
不是这种感觉,你说的这个只能是机器人能做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是要避免信息泛滥和无效信息干扰的,你和ta之间,ta就是你的信息墙,在信息泛滥的世界,ta的存在就显得更重要了。另外,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去升华关系,所以信息不在多而在有效,精准和特异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感受去关注彼此的品格,思维,情感。。。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你说的是对世界还不了解的少年,哈哈,现在是信息泛滥,所有信息一秒钟都可以从网上获取,不需要从一个具体的人那里获取,而且如果已经写了1万篇文章,做了1万道菜,去过几百个城市,做过几百次投资,唱了几百首歌……这些也没什么值得吹嘘的了
: 当然,如果每次都能从不同角度来吹,也算是一种创新
: 龀隼戳诵碌某杉ǎ碌牟罚苡跋旌芏嗳说模梢阅贸隼创狄淮盗恕
: ...................
--
FROM 120.244.138.*
为啥诗只能是表白和祈祷这两个选项。。唐诗宋词跟谁表白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起《九歌》里有好多首,都是同一首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钱老师说的,祭祀祈祷用,一种是你说的,表白用。
: 哈哈,而且也没个官方定论,怎么解释都可以。
: 我自己读下来,觉得用作表白来解释的,好像更通顺点。但结合那个年代和屈原的身份,祭祀又合理一点
: ...................
--
FROM 120.244.138.*
是的,不是在经历本身,就好比讨论你的作文,也不是看纸面上的,你的创作背景,过程中的想法才是对方感兴趣的,相对而言,这一块儿你也会更有倾诉欲一些。
我比较喜欢看的粟y战争回忆录,原因就是他会有很多战争思考,为啥当时是那样安排的,而不是在那里一直报敌我伤亡数字这些数字信息。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以升华关系为考量,确实是这样的,
: 关系可以成为信息的枢纽,由于互动,信息体会也更深刻,更全面
: 但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其实都挺影响信息互动的,优秀的人可以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经历其实反倒不是特别重要的,怎么对待经历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 ...................
--
FROM 120.244.138.*
其实诗经里面也有很多反映民间疾苦的,并不都是爱情诗,最著名的就是那首硕鼠了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是九歌里的几首,有多重含义,偶然发现我好几套不同的书,解释的意思都不一样,比如 河伯,湘夫人,山鬼 类似的这些诗
--
FROM 120.244.138.*
其实是桃之夭夭,这个换字挺有意思的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多诗经名句传了下来
: 硕鼠硕鼠
: 逃之夭夭
: ...................
--
FROM 120.244.138.*
那我比较喜欢思考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然后再看看能不能改变世界。。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那是你有一颗八卦的心,所以愿意听
: 我有一颗自恋的心,所以愿意讲
: 但我喜欢思考抽象的东西,就像你看书,其实看的基本也是抽象的多。
--
FROM 120.244.138.*
算是广义的表白心绪,所以还是表达更准确,涵盖更广泛
【 在 suha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诗经更全面了,从劳苦大众的民歌到文人贵族的作品,还有纯粹叙事的,比如 七月
:
--
FROM 120.24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