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思维的轨迹—从黑暗森林说起
以下回答是针对你说的
第二层:若知道势均力敌,大概就对峙着了。
第三层:势均力敌的双方不确定对方的实力,也许还是会干一架。
第四层:如果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且知道对方实力,黑暗森林可能就被破了。但在宇宙中并不会轻易的知道对方实力。
第五层: 虫子不会知道人类(或者其他高等动物)的想法。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说明
: 我看《三体》之前,对黑暗森林就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了解,即便如此,当读到罗辑在生死之间忽然想出了这个概念,仍然感到惊艳。大刘虚构了一个概念,但是看起来居然无比真实,让人觉得好像宇宙里真的就是这...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三体水滴打来后,人类搬到澳大利亚,全是内斗和带路的。人性啊。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尾得出黑暗森林法则,也就是你说的建模,其实整本书做了大量的铺垫。
: 首先叶文杰在墓地对罗辑的宇宙社会学的两点提示,是黑暗森林的理论基础。
: 在开头和结尾都反复描述的墓地,象征宇宙,墓碑象征文明,杨东之死...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只想到一句话,人类迟早被自己作死。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精神文明跟不上科技文明的情况,一般是出现在跟随者也就是后发展的一些地区;比如直接拿来用了也并不需要了解原理以及不需要之前的一步步积累。
: 但对于领头羊,我觉得精神文明应该是先于科技文明的,就好比数学大概...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这个不看好,人自身太脆弱了。地球之外较难生存。
但一步步来,看看机器人能送出去不。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希望能像三体人一样,移民宇宙吧,看好马斯克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但去一趟好远,而且环境也不见得比火星好。假设科技解决了距离问题,大概还是得送机器人先去。
有生之年或许能看到机器人建设火星。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发现了一颗跟地球很类似的行星?之前依稀看报道说。。。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你说思想出去是吧,这个有可能。
我说的最大限制主要是人类的肉身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准到那时,人和机器人合二为一了呢,照着人工智能这种发展速度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感觉大部分人心目中对移民火星的理解还是“肉身去火星”。
其实机器人出去就是很大突破了。
说到这个回过头来说水滴,三体人在自己只有0.1光速飞行器的时候,先送两水滴过来,这一步棋就很高明。我记得钱老师也说很喜欢水滴。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肉身基本上会被各种机械取代了吧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写人性的作品也更印象深刻,表面是科幻(古装武侠,破案悬疑),其实是写人性。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人性被解析得血淋淋,没有一定对暗黑的心里容量,都接受不了很多描述
: 还有最后只剩几艘舰队时,有些舰长自s了,必须毁灭更多的同胞,才能断臂求生,章北海都因为犹豫了几秒而被sha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我记得这一段,左冷禅瞎了后搞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在笑傲江湖里面有类似场景,一群人被堵到一个黑乎乎的山洞里,里面还有一群瞎子,他们是一伙的,他们同伙之间就用一句特殊的脏话作为联络暗号,免得误伤了对方。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
宇宙和人心都让人震撼。我在想,我职业发展前半段在试图了解人心,之后在试图了解宇宙。就差提高文学水平了,能把所学所思表述出来。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不过大刘的人性是放在宇宙视角,特别极端,这也是文学的魅力吧
: 可以从最极端的角度去审视人性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0.2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