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算了,我说答案吧。
民科和非民科的区别在哪里?
一个有文凭,一个没文凭?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qianyishi
: 这个题目其实是很多年前一个民科试图证明狭义相对论是错误的,而举出的N个例证之一。
: 答案:
: ...................
--
FROM 114.250.182.*
数学方法这么万能吗
其实爱因斯坦最早也是民科,发表的论文都在野鸡期刊上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不是。我以前认为,民科,是不用数学方法来分析。
: 但是后来也有用数学的方法来论证分析的,看起来很有道理。
: 我刚才想了想。后者只是生晚了,只要用数学分析的,无论对错,都是有意义的,不能叫民科,只不过才华不及,能力有限,考虑不周。
--
FROM 114.250.182.*
是啊,民科最大的优势是自由思考,最大的劣势很可能忽略系统性
当然,也只有你们专业人士才能区分了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很严格的界限。大致可以用思考方式和研究的范式来区分吧。
: 绝大部分民科不需要严格的方式就很容易分辨出来。
: 但有例外。我举几个例子:
: ...................
--
FROM 114.250.182.*
物理年鉴就是一个不用审核的期刊
【 在 trepreneu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搜了一下,没有这么回事
: 爱因斯坦的第一篇论文,1900年的,发表在很权威的《物理年鉴》上,但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
: ...................
--
FROM 114.250.182.*
说的是他在专利局工作的那几年,远离主流科学界,他只不过有个毕业文凭而已
并没有科研环境供他从事专业研究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个著名的误会。
: 爱因斯坦受过当时最好之一的理论物理的科班训练。
: 而一般只要受过某学科的科班训练,就不大可能成为该学科的民科了。
: ...................
--
FROM 114.250.182.*
哦,了解了,水平全靠同行映衬
【 在 trepreneu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审稿制度比当时高级不了多少
: 当时的审稿可能是主编 编辑,现在的审稿一般是找2~3个同行
:
--
FROM 114.250.182.*
哈哈,厉害啊
你除了在专业上和他们探讨外,其实可以给他们指出另一条也很有前景的道路
把各种科学的新奇想法,写成科幻小故事
这样两条腿走路,才能提高成功可能性,
不是在科学处熠熠生辉,就是文学处光彩夺目
【 在 Myarmor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民科基本都很偏执。
: 我2年前发过2个关于民科的帖,给你乐一乐:
: newsmth.net/nForum/#!article/Bull/1833577
: ...................
--
FROM 114.250.182.*
因为热爱,所以了不起
很多民科也都源自热爱
其实不管结果怎样,有热爱就可以了
结果是偶然的,真正有成果的科班又有几个呢?
历史是沙尘暴过后,卡在车辙里的一粒沙
一粒沙的背后,是几亿粒沙的努力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的研究跟张益唐这种类似吧,基本单纯靠大脑,然后是时间和自由,能吃饱穿暖有地儿住,而这几点恰恰他都具备了。
: 远离主流科学界不是多大的问题,因为那个年代通信交流已经完全没问题了,并且他这个领域属于拓荒,本来就人迹罕至的地带,只需要几个志同道合的探险队员就OK了
--
FROM 114.250.182.*
哈哈,你还真仔细思考了这个途径
我的这个馊主意,其实是为训练他们的承受力,好让他们在101次崩溃以后,再多崩溃101次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倒也是一个思路。。。
: 但是科幻小说或者故事,怎么说呢,一般的读者群是青少年,你看中老年人群体就很少有人读科幻作品了
: 那么就存在一个问题,民科好多并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和体系,并且他们好多甚至都不认可这种,那么他们基于此他们自己的认知创作出的科幻故事,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 ...................
--
FROM 114.25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