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算了,我说答案吧。
不是吧
《物理年鉴》创刊于 1799 年,是德国最资深的物理刊物之一。爱因斯坦的《从毛细现象得出的结论》被《物理年鉴》收到及发表的日期分别为 1900 年 12 月 16 日和 1901 年 3 月 1 日。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年鉴就是一个不用审核的期刊
--
FROM 103.172.52.*
现在的审稿制度比当时高级不了多少
当时的审稿可能是主编 编辑,现在的审稿一般是找2~3个同行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物理年鉴就是一个不用审核的期刊
--
FROM 103.172.52.*
爱因斯坦称马赫是相对论的先驱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单纯在数学上不算难。这个思想非常难,洛伦兹提供了调和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离伟大的天才之差一步。
--
FROM 103.172.52.*
不确定,看比尔盖茨 马斯克 这些牛人是怎么说的
我觉得 如果有一部分研发岗位被ai取代,ai才能做审稿人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后会不会AI加入进来?
--
FROM 103.172.52.*
民科就似流沙 被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民科若再返 必颠沛在世上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热爱,所以了不起
: 很多民科也都源自热爱
: 其实不管结果怎样,有热爱就可以了
: ...................
--
FROM 103.172.52.*
我说三个例子
第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一个电机专业的老师,写了至少5000字的双生子佯谬的文章。不过 按照我的判断,他的文章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完全不是民科,而是科普
第二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和中国的钱学森,身体力行,按100倍剂量吃维生素B和维生素C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个现象我也觉得有点儿费解,按理说不管哪个专业,理工科的基础课应该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难度值不同,但有些人就好像完全没学过一样,比如A领域还是小有成就的人到了B领域就妥妥的民科了。也不知国外这种情况是否常见
--
修改:trepreneur FROM 103.172.52.*
FROM 103.1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