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你们有哪些喜欢的公众号作者?
出神应该是悟到了美的精髓,好像哲学有个叫 高峰时刻的名词,必须有很强审美力,才能偶尔出神了。这种状态很让人羡慕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学,音乐,美术都是独特的审美。
: 有时候看一段文字/一段曲子出神。
:
: ...................
--
FROM 114.250.182.*
你这一下倒出了本质啊
精神病可是以前我在这里最向往的状态呢
关于这个病态的世界,电影大腕里,也偏偏就是精神病看到的最真,预测的最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作者不错。
: 但是关于真实性的思考,只是一个哲学思辨问题。
: 如果推广到现实世界或现实生活里,精神病院是唯一的归宿。
: ...................
--
FROM 114.250.182.*
哇,看来你也喜欢超现实的虚构作品,我也一样啊
喜欢的虚构作品,我都是沉浸式阅读,必须像恋爱脑一样,不真也当真,
我看魔术就有个坏习惯,总想揭魔术师的短,害得从来没有好好欣赏过任何一场魔术
看电影就不一样,带着清醒脑看,如果还边看边叨叨真不真的,估计全电影院的人都要把我踢出去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本质的真”是对的,但本质的“真”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呢?
: 本青举几个例子:
: 1.《哈利·波特》描述了一个魔法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的吗?
: ...................
--
FROM 114.250.182.*
心流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病状态
这个说法太有意思了
下次我想发疯时,就说我要进入心流修炼了。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向往精神病状态,心流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病状态。
:
--
FROM 114.250.182.*
原来如此,醍醐灌顶
心流和精分,差别只在一念间
【 在 v1da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和精神病状态的区别是一个出不来一个能出来。
:
--
FROM 114.250.182.*
野人不像是指具体的人吧,不过也未必没可能,野人我总感觉有点诗意魔幻,可能导演故意设置这么一个卡,让人把现实主义的画面与魔幻的内核区分开来。
你这最后三个层次的总结很棒啊,告别,放下执念,开悟……对很多事很多人,这可能都是一生必须学习冲关的地方。我也在学习的进程之中。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解读只是对原作中已经呈现出来,和比较明显互文之处的一个梳理,是我看过的解读中比较清楚明白的。因为好多人比如我看完第一遍,即便对呈现出来的也很模糊不清晰
: 但是,有关野人,除了电影中有几处提及之外,并没有说是什么及有什么含义,通常的解读是给出了时间线索,但我认为以导演的功力,这么重要贯穿全片的一个设计,没那么简单,我的推理是野人是老歪的父亲或者是女医生的丈夫,后者可能性更大。。。
:
: ...................
--
FROM 114.250.182.*
嗯嗯,文学虚构是表象
但反应的范式,底层逻辑,底层代码是共通的,更是真实的
我们之所以不觉得这些虚构毫无道理,是因为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社会。
【 在 Talker202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例子本青还可以补充:
: 1.余华《活着》里富贵的故事是真的吗?
: 2.世界上真的存在过《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大观园里的一众金钗吗?
: ...................
--
FROM 114.250.182.*
握手,我们两总是很多共鸣的,包括喜欢的书或作者,也是挺多相似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总是不能同意你更多。。。
--
FROM 114.25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