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零食的记忆
七八十年代那也太古老了,确实和改革开放后,完全不一样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说,七八十年代只有特殊的商店才会有那些东西,如果很多的话那得是非常不一般的家庭了,我们有个同事家长是驻外大使,她应该就属于这种
--
FROM 221.217.25.*
我上大学时,舍友北京的家里已经都有小轿车,而那时候我们外地来的,从来没听说过谁家有小汽车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她是北京的,虽然父母是普通的高知,但是比外地的显然在物质方面要好很多
--
FROM 221.217.25.*
楼上讲过啊,就是胆小,不敢去问,也觉得有很多东西不应该买,不是必须品。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为啥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7.25.*
初中需要一些零花钱了吧,买书买磁带什么的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我上没上学还不一定,交压岁钱是初中了。主动的。
--
FROM 221.217.25.*
这样一来,所有多余的欲求,被提前掐灭在头脑里
要不然,你说不定可以多请好多次女同学呢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买磁带,书的话现买现要。
: :
--
FROM 221.217.25.*
那倒是和我差不多,我也不花钱,完全靠自控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欲求啊,也不请女同学,社恐。
: :
--
FROM 221.217.25.*
小时候自己买的零食也就限于干脆面之类的
衣服之类的也都是爸妈买的
我不记得要花什么钱了,放假和同学去逛街也就买本书买个磁带,也是极其偶尔的事
【 在 justff0 的大作中提到: 】
: 女孩子不用打扮买零食什么的吗
: :
--
FROM 221.217.25.*
但已经是全国领先水平了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时候北京人多数家里也没有小汽车
--
FROM 221.217.25.*
的确如此,那个年代变化非常快
生活实物的变化好像日新月异,
不像现在,生活的变化
主要都体现在虚拟元宇宙中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大概要到90年代中后期,物质生活水平才慢慢上来
--
FROM 221.217.25.*
是啊,未来走精神文明建设的创业之路,应该是比较有前途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就能吃那么多东西,满足了以后,就是精神上的需求了
--
FROM 221.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