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紫花
不完全是颜色,是喜欢无色的水幻化出紫色的感觉,小时候以为是有人在香炉峰上烧香冒出来的香火烟呢,长大了细读才明白。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睡王喜欢紫色呢
: 不过他喜欢的是 日照香炉生紫烟
: 紫雏菊这种花不知道他喜不喜欢,得问他一下
: ...................
--
FROM 120.244.136.*
这首诗印象最深刻的是紫陌这两个字,这个词一般多出现在网络文学或古典文学作品里面,看到你后面贴出来的图片,才发现是实写,只是有一处没看懂,为啥是在没有水的城市?后面是出现河流的,包括你贴出来的图片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由颜色幻化出的意境,具体的形象变成意境,才会入心吧
: 其实我看到的紫花也是远远看到的,因为那条河边我每天要经过四次
: 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紫花,也算是一种远处的感觉
: ...................
--
修改:klbs FROM 120.244.136.*
FROM 120.244.136.*
这么理解还行,陡然一看还是想了一会儿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比啊
: 诗的意境不是最主要来自对比吗
: 而且你觉得北京是有水的城市吗,相对于水乡,这里是极其极其的干燥了
: ...................
--
FROM 120.244.136.*
所以入门都是写月亮的比较多,比如红楼里面的贾雨村,还有香菱都写过月亮,有意象,有情怀,也会有一些牵挂,大诗人李白也比较喜欢写月亮。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发现诗要写好
: 平时得多积累一些哲思,一些气象开阔的联想,比如上面路边野餐那首读起来就气象万千
: 不能就着某物写某物,我有时联想不够远,就是因为只看到了眼前的景象,还是得靠日常积累
: ...................
--
FROM 120.244.136.*
有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历史的穿透感非常好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月亮的诗,你觉得谁写的好?
: 我感觉没有人能超过李白了,其实我也只读过李白的月亮
: 李白归来不看月,哈哈
--
FROM 120.244.136.*
有月亮啊,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月亮更有内涵了,目睹过烽烟,也见证过和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是人间已换了人间。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感觉不是写月的,是写时间沧桑
--
FROM 120.244.136.*
形式和美感很重要啊,秦始皇建的长城,汉朝人还在继续守关,虽然汉朝得自秦朝,仍然在抵抗共同的敌人匈奴,这个时候的月亮有点像历史的共同的守护神,我守的关是秦代建的,抬头看看月亮,情感就汇集到月亮上去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这里月亮不是主体,秦汉才是主体
: 改成 秦时黄沙汉时花
: 区别不算大,除了从天上掉到地上,意境不高远了
: ...................
--
FROM 120.244.136.*
第四个字应该是仄声才合韵,明月清冷唯美,月亮和母亲关系比较大,所以还有一些思乡的象征。残阳一般是写大战打完后的意象,比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这么说来,秦时残阳汉时关 也是可以的
:
--
FROM 120.244.136.*
所以说了唐诗就是古诗的巅峰了,各种意向基本上都已经穷尽了,现代人想要突破只能在古人还不知道的科学领域发发力,比如月亮的起源,是怎么形成的,具体的地形地貌啥的,这是古人的见识局限的地方。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月亮是更好一点
: 不过我之所以不算很喜欢古诗,就是因为古诗把很多意象局限化了
: 很多概念被古人搞得比较教条,比如你说的月亮和残阳,其实还可以有很多突破,这些自然的东西不应该被局限在一类意象,成为一种程式化的表达
: ...................
--
FROM 120.244.136.*
当然,现代人写现代诗更符合时代潮流,写工人,农民的劳动,白领的都市生活,都是古人没见过的。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现代人为什么喜欢古诗呢?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意象学会再说,哈哈哈
: 像我是怎么也学不会
: 现代人应该在现代诗和现代文学上发力,其实传统小说和古典小说也过了巅峰期,后现代的小说,意识流的小说,更适合现代生活的节奏
: ...................
--
FROM 120.2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