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紫花
看看本版那个大模型上线后,会给出怎样的解答哈哈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居然有ai回答不了的
: 哈哈,可能针织不正确,它知道答案也不肯说
--
FROM 123.121.183.*
这一段对古诗的评价深有同感
在那个年代不算教条,或许还是一种进步
比如宋词相对于唐诗,局限就少了些
但是到了现代,如果还用那种要求的话,就失去了诗的本质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月亮是更好一点
: 不过我之所以不算很喜欢古诗,就是因为古诗把很多意象局限化了
: 很多概念被古人搞得比较教条,比如你说的月亮和残阳,其实还可以有很多突破,这些自然的东西不应该被局限在一类意象,成为一种程式化的表达
: ...................
--
FROM 123.121.183.*
水木十大谜团之一
紫花疑案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嘘,天机不可泄露,哈哈哈
--
FROM 114.246.238.*
大模型已经进化到3.0,变态模式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看本版那个大模型上线后,会给出怎样的解答哈哈
--
FROM 114.246.238.*
对对,唐诗把很多词的意境挖掘差不多了,
只好篇幅格式拓展到宋词
宋词再差不多后,没有格式的现代诗就上线了
其实好多现代诗,都成了歌词,有些歌词写得还是挺不错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一段对古诗的评价深有同感
: 在那个年代不算教条,或许还是一种进步
: 比如宋词相对于唐诗,局限就少了些
: ...................
--
FROM 114.246.238.*
这一渲染,顿时有迷雾剧场的文宣感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十大谜团之一
: 紫花疑案
--
FROM 123.121.183.*
大模型已经让其它模型给包圆儿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模型已经进化到3.0,变态模式
--
FROM 123.121.183.*
白话诗的一部分,其实来自于对国外诗歌的译作,而慢慢发展出来有国人独特审美的现代诗歌
早期的印度数学还有用诗歌写成的大作呢
其实诗歌跟流行歌曲性质差不多吧,有的人喜欢摇滚,有的人喜欢民谣,而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现代诗。这其实主要跟听歌或者读诗的人,人生经历 遇到这首歌或诗时候的心情际遇等等,都有很大关系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对,唐诗把很多词的意境挖掘差不多了,
: 只好篇幅格式拓展到宋词
: 宋词再差不多后,没有格式的现代诗就上线了
: ...................
--
FROM 123.121.183.*
模型复模型
模型何其多
我生待模型
万事成蹉跎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模型已经让其它模型给包圆儿了。。。
--
FROM 114.250.178.*
据说诗歌的美感来源于 语言的陌生化
因为陌生让人可以停止使用平常熟悉的直觉系统,必须调用更多脑补力度
古文对于现代人很陌生,所以更容易体会到美感
现代诗要体会美感,需要更多抽象的陌生的表达方式,来打破直觉
你说用诗歌写的数学理论,就很打破直觉,哈哈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话诗的一部分,其实来自于对国外诗歌的译作,而慢慢发展出来有国人独特审美的现代诗歌
: 早期的印度数学还有用诗歌写成的大作呢
: 其实诗歌跟流行歌曲性质差不多吧,有的人喜欢摇滚,有的人喜欢民谣,而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现代诗。这其实主要跟听歌或者读诗的人,人生经历 遇到这首歌或诗时候的心情际遇等等,都有很大关系
--
FROM 114.25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