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得而不爱与爱而不得
艾玛,这篇长文啊,我纯粹顶下贴
这两部电影貌似都看过,对故事和人物都有些模糊的印象
港片的特点就是小确幸风格,饮食男女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得而不爱与爱而不得
: ——《2046》和《花样年华》
: 王家卫是懂小资阶级的情欲与爱情的。解决了温饱的善男信女,如果没有国仇家恨的牵绊,就需要解决个人信仰问题。爱情是通向崇高个人信仰道路上,烘托玫瑰色氛围的最佳装饰品,甚至可以成为信仰本身。
: ...................
--
FROM 123.121.183.*
老上海是瞧不上香港的,因为香港那个时候对于上海算是乡下。
香港因为没有内战,所以一直还算和平环境,属于避风港,导致视角就比较市民化,没有纵深感
繁华的小说我没看过,只看了电视剧,不知道这部剧是否终于原著了(有些剧改动挺大的),从电视剧来说男男女女这类占的分量不到一半吧我觉得,主要还是改开那些年的一些故事。。。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还以为是拍老上海,不过只有两三个人物,确实叙事视角比较狭窄,都聚焦内心了
: 你不是看过繁花吗?也是这些男男女女的事吧
--
FROM 123.121.183.*
哦,这个故事看过但细节全忘了。。。
不过大学么,好多都是在乡下,做学问的地方一般不会在闹市区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不对,第一炉香的女主就是从上海去到香港大学读书的,要看不上怎么会把女儿送到乡下去读书。
--
FROM 123.121.183.*
哦,这个还挺特别的,现代小说为什么要这么写?
有空时候先看看
现代海派小说或者小说家请给推荐几个
【 在 tian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繁花的小说写的很不友好
: 阅读很费劲
: 累
: ...................
--
FROM 123.121.183.*
香港貌似是六七十年代才开始繁荣起来的吧,解放前是肯定不如北京上海的
漫长的季节我也没看啊,我推荐过么哈哈我都不记得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香港地位曾经那么差吗?
: 老上海一直瞧不起乡下人倒是的,上海以外的都被叫乡火宁
: 繁花我也没看哎
: ...................
--
FROM 123.121.180.*
这个是不是香港最好的大学了?
比如国内如果能上个三本学校的,能去港大读书,那不挺好的么,不可能瞧不上吧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香港大学呀
--
FROM 123.121.180.*
感觉你把两个概念混着说了,一所高校并不能代表一个城市,不过争论这个没啥意思,换个话题
美国大选你要不要预测一下?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呀,上海人不可能瞧不起香港的
--
FROM 123.121.180.*
上图片,很想看看你的预测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敏感词,啥也打不出来。。
--
FROM 123.12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