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时候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恶这么直接
人心比较复杂,既有侵犯行为也要利他行为。
【 在 xaioba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看心理学,说人的攻击行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
: 发自「今日水木on小白菜的iPhone」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40.18.*
心理学是个黑箱,只能研究输出,也就是行为部分。但那套思想体系和其他科学是差不多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的心理问题太复杂了,这种简单的归因感觉类似于算命体系
: 现阶段的心理学,我感觉还属于婴儿蹒跚学步的时期,还不如医学。有点儿类似于中医里面那个五行解释理论阶段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40.18.*
看到资深二字,你太牛了。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业余资深中医飘过~~~~
: 瞬间感到俺归属小儿科了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40.18.*
利他行为是人的善念的外在表现。
善恶都有呢。
【 在 xaioba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人心中都有恶念,只不过大部分人把恶念扼杀在心内了。
: 发自「今日水木on小白菜的iPhone」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40.18.*
算是吧,神经系统这部分稍微可见一点,其他更黑箱。
不过整个研究方法体系都是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实验设计,控制变量,最后再结果解释。因为涉及人,所以问题还很多。我感觉实验结果经常无法重复。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心理学是不是即便最接近科学的部分,还是生理学和统计学这一块?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2.195.231.*
因为本来太过信任了吗
【 在 salat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识的人之间伤害更深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2.195.231.*
我说的心理学研究不涉及咨询和治疗,就是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越基础的过程(比如感知觉,注意,记忆),越少有安慰剂效应。
和宗教的路子不大一样,大体上还是理工科的研究思路。
生物学上对于不能重复的研究怎么看? 我们读书的时候老说不能重复的是伪科学啊,不过老师们不爱听,哈哈。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好多不涉及人的比如生物实验结果,也经常无法重复的
: 即便是对无机的物质世界,比如材料领域里面的超导,本质上还都属于经验科学范畴
: 所以心理学这一块,目前对人类的实际效果相当于一个安慰系统,跟宗教类似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2.195.231.*
做了那么多年研究,我还没有做过双盲实验。是不是在药物学实验中比较普遍?
我作为实验者是很清楚实验目的和过程,但是被测试的人不清楚我们要测什么。甚至做完了他们也不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只能算单盲。
生物学上不能重复也不影响发文章是吧,那就各说各话?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人本身的研究,很难避开安慰剂效应,目前唯一能避开的方式就是随机双盲这一种尚有缺陷的方式
: 生物学上不能重复的也不能直接判定为伪科学我觉得,只是说目前还不能予以认可和承认,当然那种人为造假的除外
: 真实的...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2.195.231.*
排除非实验相关的干扰。任何指令,任何无关的对话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那个影响可比对药物的影响大。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药物做双盲,就是怕心理作用影响覆盖了药物作用。
: 你们心理学做双盲是为了验证啥?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2.195.231.*
是的。
【 在 shixiangy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知觉、注意、记忆都属于基础心理学的范畴吧。
: 最近中科院心理所有个朋友推荐我去体验“移空”疗法。我看那个宣传册,感觉特别像祝由之术。我本来说算了吧,但是朋友说他们统计有效,我又心动了唉……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72.19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