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归来吧归来吧
张爱玲虽然父母早年离婚,她可是一直住在上海正常上学升学,然后去港大,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的,她所生活的圈子也一直比较稳定,50年后,她的创作黄金岁月也过去了,感情经历更是乏善可陈,全部过程不到半年。琼瑶11岁则已走遍四川,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上海,后与全家经过广州到tw,这样的经历另外两个人都没有的。琼瑶不仅创作生命长,还拍电影电视,每部影视剧的主题歌,插曲的歌词全部自己创作,张爱玲只写书,三毛在影视剧上只写了滚滚红尘,还是蹭的张爱玲。
平鑫涛后来说过一句话,有没有他都会有琼瑶,没有琼瑶,则皇冠早就不存在了,平鑫涛并不比琼瑶强,也是一个落魄青年独自去的tw,遇见琼瑶前,皇冠一直很惨淡,年年亏损。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曹雪芹写的不都是他家的事吗?他才是和文本贴的最近的作者吧
: 不过红学太庞杂了,一般人也是记不清那么多草蛇灰线,太细节太细腻的东西我也没耐心读
: 琼瑶只是感情外放吧,论人生经历,怎么可能比张爱玲和三毛更曲折。她的几段感情也没有特别奇特,慕强,所以喜欢老师,喜欢给他事业提供助力的。
: ...................
--
FROM 223.104.41.*
张爱玲就是太理性了,论独特,琼瑶的识别度也挺高的,琼瑶有世俗化的一面,也有热烈奔放的一面,这是性格里面包含的,所以只要她的生命在燃烧,她的故事就不会枯竭,张爱玲的文学生命实在是太短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原来你是以多寡和长短来判断一个人人生经历的,去的地方多,感情时间长,写的作品多,也比不上胖子吃的饭多啊。
: 难道不应该以独特性来判断吗?在独特的人生态度和遇事遇情处理方式上,张爱玲的理性程度和三毛的感性程度,都远远独特于以世俗生活为乐趣的琼瑶啊
:
--
FROM 223.104.41.*
我更倾向于认可曹雪芹在序言中的交代,即得自于吴梅村的版本,而吴梅村是清初的著名词人,原著即使不是吴梅村所写,也是明末清初的,那个圈子里面的人。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曹家事好像已经说不清了,什么说法都有,还有说明末亡史的,但正统的说法还是曹家事,人物应该会有一些原型吧,亲戚,丫鬟之类的
: 感情只是串联故事的线索,肯定是加工的成分多,主要还是为了写兴衰
:
--
FROM 223.104.41.*
我看过琼瑶的也就十本左右,大概占20%吧,包括还珠格格,从原著的文本来看,生存占了很大一部分笔墨,更别说还有很多母子情的描述,爱情在她的笔下总是充满了曲折,妥协。。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嫌弃太理性的?
: 要不是张爱玲足够警觉,她可能早就没命了。
: 她移民国外的决定,包括躲避粉丝跟踪,都是当机立断。
: ...................
--
FROM 223.104.41.*
有两面的,有世俗的,还有感性的一面,一个人带娃去台北租房子,没有在婚姻里折磨彼此,在那个年代还是非常勇敢的。更别说之前为爱zs的了,爱上一个大自己二十多岁的老师,老师也很穷,怎么也不能说她是再现实不过的人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她写了那么多恋爱脑,她自己一点也不恋爱脑吧。
: 是非常标准的商人式思维,她只是追求要成为那种“为爱不顾一切“,其实是再现实不过的人了。
--
FROM 124.17.26.*
和她相比,我也不可能为爱zs,那么小带一个孩子一个人过,还没有正式工作,需要非常人的勇气。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于琼瑶是不是恋爱脑这个问题,我问了ai,发现有正反两种观点,争议很大。如果只看底层行为逻辑,她基本不算恋爱脑。
: 反倒是张爱玲,几百个网页都支持 张爱玲才是恋爱脑,是在感情上无限付出的那一方。
: 哈哈,是不是完全意想不到?我是直觉判断,注重现实和自我利益的人,基本不可能有太恋爱脑的。
: ...................
--
FROM 124.17.26.*
恋爱脑也是有两面的,不是一直爱爱爱就是恋爱脑,没有爱不将就就是恋爱脑,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则是现实脑。zs有两次,每次都是昏迷了七天,昏迷七天很难想象是在表演。
现实没说不好,只是说她同时兼具了现实和理想的两面,既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创作中,生活中总是要低头的,可是真的浪花来了也是想拥抱的,创作也是这样,需要有大量的情绪铺垫,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才能点燃爱的火花。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你说的不正是体现她的独立性,不恋爱脑吗?
: zs那个也许是冲动式表演呢?真想死怎么会死不掉?
: 现实难道不好吗?真的都像她书里的女主角那样,整天情绪起伏那么大,整天哭哭啼啼,她能写出作品吗?
: ...................
--
FROM 223.104.40.*
看张爱玲的从一开始就能感觉到一股悲凉,总是给人一股疏离感,可以投入却无法陷入,张爱玲知道所有的事实,也知道很多的爱的道理,但是她太通透了,所以她没法融入到人物中,为人物悲而歌,读者只能感受到她俯视的眼神。而琼瑶则几乎是在用生命在写爱情,写的那么奋不顾身,那么忘情忘我,有时会显得有些傻,有时又显得糊涂而又执着,让读者都忍不住想钻到书里去帮忙。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琼瑶非常独立,果敢。她一旦清醒某个人不是对的人,马上就带着孩子离婚了。
: 反而是最理智最疏离的张爱玲,因为从小缺爱,倒是爱的特别卑微。那种清醒的沉醉,清醒的知道那个人非良人,还是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
: :
--
FROM 223.104.40.*
有的人一辈子没有谈恋爱,也可以叫恋爱脑,恋爱脑不一定要处在爱情中才是的。恋爱脑也不一定就是贬义,也可以说是重情重义,恋爱脑可以不在乎现实利益,但是不代表在感情的世界里面就可以任人欺负,任人摆布,付出不仅得不到尊重,得到的却尽是冷嘲热讽,琼瑶的前夫说要不是他天天上班挣钱养家,哪有她的写作空间,还说就是因为她天天写写写,他就只能去上班,要不然他也可以成名成家的,他还是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琼瑶就说,那好吧,我不占你便宜了,我自己出去租房子,你一个人自由自在,也可以有空间有时间搞创作了。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爱不将就,这是恋爱脑吗?
: 恋爱脑不得是非常深情与专情?她在发现现实问题后选择不爱了,就一点也不恋爱脑,那种不管不顾,无止境的付出才是恋爱脑。得到不叫爱,付出才叫爱。她及时收回付出,甚至也不怕对孩子造成影响,说明她没有在爱她前夫,爱孩子也爱的相对没那么有牺牲性,她更爱的是她自己。
: 爱自己的人怎么能叫恋爱脑,不过恋爱脑已经是个贬义词了
: ...................
--
修改:klbs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作家也受到时代的限制,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注定很多事情都是无解的,琼瑶则正处在tw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再加上她的苦难经历,一腔热血,还有她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至少她是想要冲破困境的,而社会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和合理性,所以看她的文字,总能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哪怕有些小说是以主人公死亡或离去为结尾,也能给读者无尽的想象。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种说法是作家永远不可能像一般人那样直接感受生活,总归是以第三者视角来审视生活。
: 当然,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因为生活有很多面
: 张爱玲极其缺爱,从小到大爱而不得,无比敏感,所以无时无刻在写现实的悲凉与无情。她要是陷入那个世界,是要冻死人的。特别缺爱的人,应该会和张爱玲有共鸣,只是张没有提出治愈的方法,就像伤痕文学,只揭露了伤疤。
: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