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归来吧归来吧
人物发展有巨大的随机性
世界名著往往是把人物往 恶 的发展方向写,比如《月亮六便士》,只觉得主人公越来越恶,越来越恶心。如果有纯善的人,在名著里,一定是配角。
而那些把人物往纯善方向写的通俗小说,比如武侠和言情,写的恶人通常也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善,就像好莱坞类型片,模式化和刻板化太严重。
所以,现在我不太爱看单纯探讨人性的小说了,人性充满了随机与变化,只有结合社会与世界发展可能性的小说,才感觉有点趣味。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细节和人物的发展都喜欢,细节让人感动,人物不停的向前发展让人止不住的去追寻
: :
--
FROM 221.217.24.*
我琼瑶的剧看了好多,文字没看过
但三毛和张爱玲的看过一些,虽然印象也不深了,你觉得这几个言情作家里,谁写的更好一点?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琼瑶写的有不少是有自己的影子,特别是早期的小说,我也考虑过你说的这个问题,所以就会特别关注她的创作动机,来源于真实事件的会好很多,再好的写作技巧都高不过时间的真实,如果是纯虚拟的故事我也会先看她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再决定是否要开启一场新的阅读之旅。
--
FROM 221.217.24.*
我倒是觉得琼瑶没有张爱玲接地气
琼瑶的故事,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比如那些促使主人公分离的事件,得病,失忆,同父异母,有违伦理之类的,都是极小概率事件。才子佳人的人设,包括各种意外坠入爱河的设定,也有玛丽苏之嫌。
张爱玲的现实主义色彩更浓重一点,但总觉得压抑。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名句和深刻性,当然是张爱玲,从世俗的情感来说,还是琼瑶更接地气,琼瑶写的故事都是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看琼瑶也是在看我们自己,三毛则活的比较潇洒。
: :
--
FROM 221.217.24.*
有权有钱的,当然可以买来各种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感情。
不过钱权不是恒定的,所以建立在钱权上的感情也是非常脆弱易逝的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觉得演艺圈才这么乱,没想到企业家也这样。。。
--
FROM 221.217.24.*
就是这些维度,也够争论一番了,但确实主要娱乐之用。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才四个字母组合,维度太少了,人性很复杂,主要是能作为一种谈资吧,或者聊天的引子
--
FROM 221.217.24.*
对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也许人类被选中,发展智慧,是去受苦而非享乐
毕竟,比起数量,人没有蟑螂多,
比起寿命,人没有乌龟长
比起自由,人没有鸟飞的高
人有限的乐趣,食色性,动物也都有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动物(兽性),正如动物也不了解我们。
: 动物也有语言和交流模式的,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
: 动物也有欲望,比如孔雀开屏不就是欲望的表达么
: ...................
--
FROM 221.217.24.*
那个年代的人都有逃难的经历吧,你们家爷爷奶奶辈不也都是这么逃难过来的吗
琼瑶是逃难中的幸存者,她的命很硬,情感很外露,因为她被老天眷顾了,大概率也不是什么创伤人格,所以底色鲜亮,写的东西全是浪漫主义
在80年代是大热的女频先驱,就是现在没什么人看了
应该还是没法反复咀嚼,当故事看是可以的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是的,不过她写的自传就充满了不少传奇,比如有一次,他们一家被日军围着搜身,都搜遍了,以为没事了,没想到有个日本兵都走了又折转回来要把她的妈妈抢走,一时间三个孩子不是把妈妈的腿拉住,就是把胳膊拉住,日本兵我们知道都是很残忍的,眼看着要拔刺刀呢,没想到有个戴眼镜的日本军官走了过来,把那个日本兵喝止住了,还温和的安慰了几句,最后还感叹的说他也有两个孩子,大的也就和当时琼瑶那么大,谁能想到,电视剧都没有这样的剧本。
: 后来逃亡广西的途中,遇到国军的一个辎重连的连长,这位连长也是好心人,看到他们一家衣衫褴褛的样子,就说跟着他一起走,还把琼瑶拉到他的马上带着一起走,这是多少少女幻想过的英雄情节啊,后来无数的少女英雄梦可能都和这一幕有一定关系。
: 她的两位弟弟是两个挑夫挑着跟着部队一起走的,后来因为日军的一场空袭走散了,因为这场事故险些让他们一家家破人亡,没想到过了一周,还是这位连长,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不仅帮他们找到了孩子,还意外又和他们重逢了,谁能想到。。
--
FROM 221.217.24.*
她在文学上的问题可能是故事节奏太快,起伏太突兀,人物太刻板,对话太戏剧,一腔热血有点过头。
张爱玲在文学上的问题是 暗黑有点过头。
各有各的受众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能把故事讲好的作家也不是很多,所以她的小说主要是在讲故事,不像张爱玲,会有非常多的名句被人传诵。
--
FROM 221.217.24.*
写作不需要传世,有人看就已经很好,特别是畅销书那得是多少人看过。
但对于作品,每个人都应该提出真诚的批评意见,比如张爱玲,她的语言确实很独到犀利,但是她那些关于婚姻深刻而悲观的语句,也在潜意识里影响了很多人,比如红玫瑰白玫瑰之类的,这种影响真的对人很好吗?
就像我们需要批判奶头乐,也需要警惕娇态的观点,任何时候都更客观一点,对生活才更好。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爱玲就羡慕过琼瑶的高产,但是琼瑶几乎在所有有后记的小说里面都说过创作的不易,创作的动力,动机直接决定了表达欲望,如果不把这个动机和动力的源头搞清楚,五十多部小说确实无从读起,感觉都差不多似的,读者是这种感觉,作者其实也差不多,作者也是有瓶颈的,这个在她写匆匆太匆匆的时候表达的很充分了,她说那个时候她也觉得再写下去也没什么意思,感觉大家对她的印象也就那样了。这时她收到了一封信,是一个读者写给她的,希望她能用她的笔把这位读者的爱情故事写出来,随后还寄给了她五百多封他和昔日恋人的信,也是这位读者的支持,让她觉得又充满了力量和写作的使命感。
: 在最早的时候,她的初婚丈夫就嘲讽过她,说她写的不过是糊口之作,根本不可能成为传世作品,后来她才领悟到,写作之所以为写作,只是在于那一刻我想写,我有倾诉的欲望,为什么一定要用传世来限定自己呢。
--
FROM 221.217.24.*
有钱有权的子女,有些父母对他们也会好一点吧
如果是个吃牢饭的,或者到处赌博欠钱的,有些父母干脆要断绝关系了。
男女之情就更是了,除了小说里和生活里的个别人,如果一个人欠下巨量债务,可能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大多数配偶都会选择离婚。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有些感情是权钱买不来的,比如父母对子女的。
: 即便是男女之情,有些也是买不来的,否则有些现象就不好解释了
:
--
FROM 221.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