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呼啸山庄》曾呼啸而过
这次过年回家,听到的都是哀嚎,各行各业都挺苦的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是,我买个菜还得考虑一下价格呢
: 只是兴趣有所转移吧,可能过两年又开始关注挣钱了
: 不是刚说我条理性其实没那么强吗
: ...................
--
FROM 120.244.136.*
和抽烟有点类似,如果吸入到肺里循环一圈就很容易上瘾,事实上,我早就学会了抽烟,还会吐烟圈,但是我抽烟基本上是抽离的状态,基本上都不吸到肺里去,所以一直没上瘾。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发现你看小说容易代入,以前小时候我是这样的
: 现在,我看小说总想的是抽离,我不轻易代入某个角色,会妨碍客观理性的去评价
:
--
FROM 124.17.26.*
很难,除非是能达到保姆级别的陪伴效果,才能解放出来一部分生产力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也只是衰退期,还没进入真正萧条期
: 看ai能不能带动产业革命吧
--
修改:klbs FROM 124.17.26.*
FROM 124.17.26.*
感觉你把精神世界结构化了,大概可以用front,body,heart三个词来概括你的三体精神结构。我理解钱老师的意思,可能她曾经有遇到过一个不讲理性的感性人,成天对她输出“我喜欢,我不管,我偏要,我就这样”这类的感性表达吧。
不过我想表达的感性理想是“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寒彻骨是理性的要求,扑鼻香是感性的享受。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来给你以我的体会解释一下钱老师的意思哈,我感觉理性人之间是能互相理解的。
: 理性本质的人,一般有三层意识,像三个同心圆。
: 最外层是非本质层,一般不触及感情,无论外在表现热情还是冷淡,都属于非核心,大多数人只能接触到这一部分。
: ...................
--
FROM 124.17.26.*
看书和抽烟类似,不过对我来说,看书我是代入了的,我喜欢上瘾的感觉。抽烟是有害的,所以我只是好玩,没有代入感。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就是浅代入,浅尝即止,随时抽身而走。
:
: :
--
FROM 124.17.26.*
你说的这些对于当下的社会不算是刚需啊,现阶段的能够独挡一面才行,比如幼儿看护保姆,厨师,丫鬟,仆人,护士,护工,清洁工,这些工种虽然简单,但是效率低,占用人工时并不少,像工作秘书,各种顾问师,咨询师做的事情还是需要主人核实检查修改,这种算是进阶类的需求。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Ai本身就是生产力
: 不过,本来生产力就过剩,需求不足
: 现在ai还在源源不断创造新的几乎没有成本的生产力
: ...................
--
FROM 124.17.26.*
钱老师有可能是别人的理性伤到了她的感性,也有可能是别人的感性伤害了她的理性。
你后面附的图片我都看完了,但是还是不知所然,以我直观的感受,在社会生存发展下去还是需要很多理性的,生活则需要很多感性,特别是要抵达怎么舒服怎么来的感性世界,也少不了理性的加持。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应该是在第二层的理性防御层,感性人和理性人没办法互相理解。但我感觉钱老师应该是有人进入了她最核心那个动荡的感性层,受了些伤,所以试图退回第二层,并决心再也不打开核心层。
: 你的理性和感性我没办法理解,你把感性定义为理性的结果和享受,和我定义的完全不同。理性是无我的状态,以客观规律为导向,无视个人喜好和个人情感偏差。感性则是极其主观,自我的状态。就像你看小说,代入角色状态,一定是为了满足自我喜好,但满足自我喜好和世界的公正法则常常背道而驰。
: 你不妨看看ds对我上述那段话的分析,它引入了很多学术概念,ds是真的理性又强大
: ...................
--
FROM 124.17.26.*
哈哈,我现在就需要一个保姆和厨师,或者二者合一的一个人形机器人,如果有且并不是很昂贵的情况下,我愿意付费购买。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在说创造需求啊
: 如果不创造需求,生产和需求完全不平衡,利益格局就得全部重新分配,又会来几次世界大战。
: 关键是现在新创造的需求,得有商业模式形成新的市场。
: ...................
--
FROM 124.17.26.*
哈哈,理性也是在为人类的私欲服务的,衣食住行还是得靠理性。当生存危机来临的时候,理性应该是压缩自我的,大发展的时候,理性也可能会扩张自我的边界,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很多时候,感性是为人的私欲服务,虽然人很重要,但人的重要性常常被人的自我夸大了。当人的自我太大时,就不可避免产生很多矛盾。
: 理性人之所以理性,是因为在不断压缩自我,甚至想去无我的境界,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虽然这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
: 怎么舒服怎么来,那必定是用理性看透了生死,利益和宇宙法则,不然一个随意的人,永远不可能达到怎么舒服怎么来。
: ...................
--
FROM 223.104.40.*
如果是针对个人来说的,就没法抛弃自我谈理性吧,毕竟左脑右脑都是要一直跟我一起生活的
【 在 suha204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感觉我们理解的理性,依然不在一个维度。
: 理性中确实会带上自我价值观的烙印,但更多以客观,逻辑,推理为思维方式。越理性,越要抛弃自我立场,把“我”从这个世界摘除出去,不然所有的对错都成了立场之争,毫无意义。
: 感性就几乎全是涉及自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无处不在,太感性的人看问题不够客观,讨论任何问题都防御性太强,因为说什么都容易让他联想到他自我的立场和利益,相反,理性的人可以非常接受抬杠与自我批评,因为有个相对公正的大多人都认同的“道”的存在。
--
FROM 1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