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千年的仇怨——悟达国师与腿上的“人面疮”
唐朝著名的悟达国师,法名知玄,天资聪颖,五岁时作诗“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此诗感叹无常。
悟达国师十一岁出家,出家之后非常精进用功,精通三藏,十三岁就升座说法,闻法僧俗上万,名震蜀中。彼时他还只是小沙弥,诗人李商隐也非常敬重他并作诗赞叹。十九岁时,于长安说法,轰动长安。
唐武宗灭佛时,知玄不惧杀身之祸,以大无畏精神反对武宗灭佛,奉诏进宫与道教“高士”辩论。武宗虽然没有采纳他的谏言,却赏识他的见识口才,没有杀他。后来唐宣宗登基后,又命知玄殿前辩论,他大获全胜。宣宗赐紫袈裟,署为三教首座,中兴佛教。
唐懿宗在位时更是尊其为国师,备极礼遇,还特别送他一个沉香宝座,高有二丈,雕龙刻凤,金线锦绣为饰,珍丽精绝。
看到法座后,悟达国师一念贪心傲慢,膝盖上忽然生了一个“人面疮”,人面疮眉目口齿具备,还会吞咬食物,令其痛苦不堪。后来国师遍请国内名医诊治都束手无策。
悟达国师突然想起自己过去还是云水僧时,照顾过一位西域异僧,僧人身患恶疾,无人理睬。当时知玄心生悲悯,悉心照料他。僧人痊愈后感念他,临行之际特别叮咛:“将来如果有什么灾难,你可以到西蜀彭州九陇山间两棵松树下找我。”
悟达国师想起往事,便往九陇山寻找那位生恶疾的僧人。远望在山腰之处,有二棵大松树,高耸入云。来到松树前,发现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而要寻找的那位僧人,已含笑站立在寺门,引之入寺。悟达国师顶礼完毕,述说其苦。僧人告之翌日到岩下泉水洗濯,即能痊愈。
第二天早晨,小童子领他到岩下泉水之处。正要洗濯的时候,人面疮说话了:“慢一点!今日迦诺迦尊者赐你三昧法水洗涤,令我得以解脱,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找你,不过我要把这当中的因果说清楚,让你了解。你是高僧,博览群书,一定读过《汉书》,可知袁盎腰斩晁错的故事?”
人面疮继续将个中缘由说出来:“袁盎就是你,晁错就是我。你十世为僧,认真修行,持戒严谨。因戒德光明护身,我苦无机会报仇雪恨。
直到现在你受到皇帝的恩宠,生起傲慢之心,戒德有亏,我才有机可乘。不过你有大福报,供养承侍迦诺迦尊者,承蒙尊者出面调解宿世冤仇,我才愿意与你了结这段恩怨。”
悟达国师听后心下凛然,感悟因果可畏,以至诚的心捧起三昧法水清洗膝盖,人面疮随即消失。随后他想要礼敬圣僧,圣僧杳然无踪,不知去向。
从汉景帝到唐懿宗年间,前后长达千余年,业力仍然没有消亡,正如很多佛经中说:“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想想这多可怕!
悟达国师深知圣者慈恩,使千年宿怨得以免除,誓愿说法度众生来报答圣恩,因此作成了《慈悲三昧水忏》三卷,早晚恭诵,毕生精修,临命终时,预知时至。
--
FROM 4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