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位马德里女郎让你产生了要写点什么的冲动吧
【 在 gelw 的大作中提到: 】
: 《卡尔卡西教材》在中国吉他爱好者中几乎人手一本。书中对西班牙手工制作的吉他评价很高,对价格的描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与一辆小汽车相仿”。那个年代,家里还不能保障每天吃一个鸡蛋,小汽车更是压根不敢想了。
: 如今,半截身子已经埋土里了,孩时不敢想的“小汽车”不再觉得天价了。于是年初上网搜了一下,找到一个看着靠谱的网站:十几把吉他、几十位西班牙制琴师 (Luthier) 的介绍。年轻的琴师通常要突出一下经历:“2010年巴塞罗那吉他制作大赛第一名”;“师从xxx 5年”……反复看了几天,有一位Luthier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出生制琴世家,16岁跟随父亲学习,拥有吉他制作专业学位,如今继承了父亲的工作室并开始指导四位学徒。只有他制作的吉他,在介绍里用了”world famous”……西班牙人均GDP不到美国一半,手工琴更便宜、更好。就买他家的吧,于是找到最贵的那款,输入信用卡号、住址,点了几下鼠标,然后就看到“Thank you”。童年期盼的拥有一把西班牙吉他的梦想,这就算实现了?简单得就像是网购袜子,一时有些怅然……
: 如今,“马德里女郎”已经买回来三个月了。和预期的一样:木料、工艺、手感全面超越我之前弹过的任何一把吉他——声音悦耳清澈,余音保持时间更长……这些优点,下单前通过看网站上的演奏视频,都提前知道了。但真的把琴盒打开,闻到木头的芳香,把沉甸甸的琴搂在怀里,我立刻明白不仅仅是这些差别。
: ...................
--
FROM 24.14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