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只能靠教材
但是,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就算必读书目限制,再限制到四大名著+老舍+鲁迅什么的,阅读量也很大。
教材内的,可以扣细节,各种解析,没问题
教材以外的,是希望学生读什么呢?是需要所有人都要把人物关系,前后顺序什么的细节都搞清楚吗?
作为大部头的长篇小说,爱好者如数家珍没问题,一般人也就是了解个故事梗概,知道些典故名章就可以了。作为考试,如果考得如此之细,那就只能让学生去深度细读红楼了。
现在还算好,基本上盯着红楼考。哪天给你出点一百单八将,问一下谁是第几个上梁山的?
这种细节有意思吗?语文考试就是考这些能力的吗?
【 在 fifthbeatl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必读的书很多没错,但是四大名著是最大公约数。除此之外还有老舍、鲁迅也是常考的。
: 但我不认同只能考教材。那不是有让孩子只读教材就行了嘛?这不是跟当前的考试改革方向背道而驰了吗?
: 我理解只要不考偏门的细节就行,考林黛玉入贾府、考刘姥姥,真的不算过分。而且题目里也给足够提示了,比如史湘云那个,就算忘了看题干也能猜出来。
: ...................
--
FROM 121.69.1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