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感觉那些人在这个问题上讨论的方向是利益得失论,就是你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所以最终还是需要去总结得失,你觉得保卫国家和民生角度之间没法讨论,但是民生这个角度在现代社会很容易被普通人共鸣,而能被更多大众接受的历史才是好历史,所以你回避这个问题,就要面对逐渐边缘化的情况,所以我不反对去把这些问题放到一起去讨论,另一个角度,只说某个时期的短期民生不谈其它,那就有民粹化看待问题的趋势。
这些人讨论利益得失的前提是很多强大国家毕竟具体操作上妥协也发生过。
但是在我的角度是看到本质上那些强大国家的妥协往往不伤根本,所以我说边界感很重要,就民生重要,存亡也重要,那么关键在于怎么把握一个度。
汉武帝只是我们一个参考,人无完人,肯定不全对,但是有些人把问题往民粹上引显然问题很大。
【 在 yuren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是来抢劫的汉朝才打。不然没事就去打,那青藏高原上那帮人要不要打,吐蕃还攻陷过长安呢,汉武帝哪知道他们未来是否会强大。东北那帮人要不要打,东北后来金还灭了北宋呢。南越那帮人要不要打?汉武帝哪知道他们未来怎么样。对匈奴作战是因为他们老是来劫掠,杀人放火抢劫抢女人抓奴隶。所以汉武帝打匈奴首先是为了保卫国家。修长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抛开长城的保卫国家属性不谈,纯粹是把长城当成通天塔,那能有什么好评价?某些人可以争论修长城加重百姓负担是否值得,但也不能完全把长城当通天塔争论吧,这样别人怎么跟他争论。
: 同样的道理,完全忽略汉武帝打匈奴是为了保卫国家,只看加重百姓负担,别人没法跟他争论。
--
修改:lsnirvana FROM 120.244.232.*
FROM 120.244.232.*